《楞严经》第355集

慧利 2023年2月9日16:40:22
评论
138

《楞严经》卷六
【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】。
佛说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控制恶的意念太重要了。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声佛,功德无量!我们污染的太严重,不能再继续污染下去!要抓住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去念佛,不给杀盗淫妄诸种恶念留空子。将生处换熟,熟处换生,就是文殊菩萨所说的【能所非遍涉】。这个能所,是能断的心与所断的恶。众生有百病,佛陀有万方。何为生处?就是阿弥陀佛圣号,我们念得不够熟,不知不觉妄念进来了。何为熟处?即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:杀盗淫妄、五欲六尘。
我们虽然发愿奋力断除它,辛辛苦苦念了数年佛,好像没有什么效果:烦恼习气尤如磐石,纹丝不动。真的几年佛白念了吗?功不唐捐,有播种就有收获,只是烦恼积累太深重,感觉不到它减少而已,并不是烦恼没减轻。
如何证明这一点呢?只要将现在的思想境界跟前几年一对比,不难发现,自己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烦恼人了,这就是进步。念佛功夫的成熟,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,时间长短不一:有人临命终时的几天时间,有人几个月,有人三两年,绝大多数念佛人需要几十年、一辈子。几天几个月几年就成功者,那是上上根性的修行人,人家前生精进念佛,功夫差那么一点点。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念下去,几十年的时间绝对够用,也能达到与他们一样的效果。就怕自己半途而废,这就没有办法了。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,结合在一起,完全能将积累在我们阿赖耶识的业习种子转为正能量。佛号代替了烦恼念头,精神境界焕然一新!这就是【能所非遍涉】的非遍涉。正就是正,邪就是邪。正念作了主,邪念就消失,意根的灵活性正在这里!严重的烦恼习气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再恶的人,只要他当下回头,眼前为善就是好人!中国的古人早在3000年前就总结出这个宝贵经验:【惟圣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圣。】凡圣的区别在一念之间。
无论我们以往作了多恶的事,佛圣绝不计较。那怕十恶不赦的众生,他临终之时十念佛号,都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。我们虽然算不上圣贤,不是上根利器,但比之十恶不赦的这些人容易成就得多。对于念佛清除内尘,要有十足的信心。色声香味触法,六根的污染去除了,修行人随之超凡脱俗,由六凡转入四圣法界。
我们再看文殊菩萨的偈颂:【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】。文殊菩萨说到这里,针对四圣法界的修行众继续讲说。目的是什么?劝他们持念佛号求生极乐世界。未曾成佛,便有烦恼!轮回众生的烦恼深重,四圣学者的烦恼轻点而已。【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】,是什么意思?这个洞然,是明了。比之轮回众生,初果须陀桓,二果斯陀含,三果阿那含,四果阿罗汉,他们已经超越了轮回,我们看他们就是神仙日子,无忧无虑了。其实不然!声闻缘觉菩萨分证佛,四圣法界的大众,文殊菩萨说:明前不明后。意思是,他有的地方明了,有的地方不明了。阿罗汉知道前五百世的事情,菩萨知道的比阿罗汉更前,但都不圆满,还要继续修行。就跟高中毕业上大学一样,学习任务并不比初中高中轻!丝毫懈怠不得。
用什么方法断除所余的烦恼,补足智慧德能?这才是文殊菩萨说法的妙用。文殊菩萨劝四圣法界的大众也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去,原因是靠自力用功进步太慢。不但自己很累,也耽误了有缘众生早日成就,很不值得。四维亏一半的四维,是德能。由于四圣学者不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参不透带业往生极乐世界的真实意义,他们度化众生困难重重。论修行的果位,他是等觉菩萨,论度化众生的成绩,他不及下下品往生极乐世界的罪业凡夫!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,这是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说法的要点!具体如何说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三百五十五集,二0二三年二月五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