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六
【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】。
对于佛圣的圆满智慧、法身大士的神通妙用,我们不能盲目效法!佛也从未强迫大众马上跟他一样,这是不现实的。修行,与小孩子成长一样,要一步一步来。很多同修刚刚接触到佛法,就急于求神通。神通到底是什么性质,有什么作用,他并不知道。电视剧看多了,对佛法产生了迷信,把自己学得神魂颠倒,走火入魔,好事变成了坏事。【心闻洞十方】,这是圆满成就以后的佛境界,佛身遍一切处,众生没有得度的机缘,佛就不现相。
【生于大因力】,佛所现的一切相,有在地狱示现作跟众生一起受罪的;有饿鬼道、青面獠牙的焦面大士(观音菩萨示现);有畜牲道的诸类众生;当然也有人,天、阿修罗与四圣法界身。佛身无处不在,佛无所不知。
完全没有了妄想、分别与执着,佛度化众生,如同撞钟,大叩大鸣,小叩小鸣,众生有求,佛就有应。这个大因力,是佛陀度化众生的大慈大悲,什么相都现,什么行业都有佛,我们成就以后亦复如是。现在,我们还是凡夫,如何荷担如来家业?如法修行!度化自己、将自己的烦恼一天天减少,就是对佛交了最好的考卷。文殊菩萨说【初心不能入】,是对众生提起警示。伏笔是让我们在菩提道上量力而行,选择自己扛得动的方法,管好自己的六根。
【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】。我们在前面探讨过了: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,是众生妄想、分别、执着出来的,本来完整的自性德能,其实根本不需要这样复杂。自性德能六分以后,给我们所提供的受想行识功能,很不方便,而且缺一不可。六根有一项失去了功用,这个人非聋即哑,非盲即残,生活很困难,甚至不能自理。我们经常所说的生命无常,也就是四大五蕴组成的六根实在太脆弱,稍有不慎就坏破分散,生命也跟着告一段落。鼻想本权机的这个权机,是我们要权巧利用六根修行断烦恼,最后回归自性,不能用它去造业,距离自性德能相去甚远。
只令摄心住,是将今生今世当作最后身。佛圣示现的千百亿化身所发挥的都是正能量,我们既然美其名曰为学佛,如何敢用六根造恶?初学的同修,给他说的太深他参不透,但只要给他说能听懂的,他有收敛的意思,这就很好。生活当中,佛圣并没有让我们去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,平平常常,不说过头话,不做过头事,所作所为符合伦理道德,这就是摄心住!让念头不要跟着坏习气去作为。
【住成心所住】,这个心所,是善心所。八识五十一心所,就凡夫众,善心所只有十一个,其余的都是恶心所。由此可见,我们修行有多难!无始劫来养成坚不可摧的恶习气,对众生熏染之深之严重,佛说,就算我们目下已经证到初果须陀桓,距离成佛还有三大阿僧祇劫之遥!住成心所住,我们用什么来安心?到哪里去断绵长的毛病习气?娑婆世界吗?这里刚刚动了一丝向善的心,外面就有十股力量拉你向恶!如何能敌过外缘的诱惑呢!摄心,我们就靠阿弥陀佛圣号!时刻不能离开念佛。不信你试试看,五分钟不念佛,你就住魔家了!求生极乐世界,必须将此地的人我是非,六尘享受降下来!一门心思好好念佛,这个要紧!其他的都是不相干的。
当我们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圣号的时候,五十一心所就全善了!也就完成了文殊菩萨所说的住成心所住!心,是中正,仁慈,智慧的代名词!文殊菩萨让我们住成心所住,就是安住于慈悲智慧,摒弃六贼。念佛的同修,你一觉起来,精力充沛,这时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?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圣号,还是恩恩怨怨,赶紧转换过来!说明我们的念佛功夫不成熟!还有,当你干完工作静下来的时候,你的第一个念头又是什么?果然都是阿弥陀佛圣号,恭喜你!最低限度,你现在比以前进步多了。是非人我不再主导你,你日后必定很吉祥!但无闲事挂心头,便是人间好时光!不能让微细的恶念污染我们,牢记佛号。【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】是什么意思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三百五十九集,二0二三年二月九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