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六
【是故阿难!若不断杀修禅定者,譬如有人,自塞其耳,高声大叫,求人不闻,此等名为欲隐弥露。清净比丘,及诸菩萨,于歧路行,不蹋生草,况以手拔?云何大悲,取诸众生血肉充食】?
谁说自己修的如何好,看你能不能经得起考验,考试不及格,分数不够,吹牛有什么用呢!我本人不止一次的提醒同修大众,修行,不要搞得太神秘太复杂!受持五戒,落实十善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作好这个功夫,成佛有余!不要自欺欺人搞神秘的、修高难度的法门,基础功夫作好,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最优异的成绩!
果然能这样作,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在看着我们,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也都在看着我们!成绩不说没不了,缺点不提改不了!佛在这里明确的说:若不断杀修禅定者,譬如有人,自塞其耳,高声大叫,求人不闻。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,自己欺骗自己罢了,那能骗过佛菩萨呢!此等名为欲隐弥露的这个欲隐弥露,即欲盖弥彰,瞒天过海,欺佛瞒祖,掩饰自己的过错。佛家鼓励弟子忏悔发露,当着大众的面把自己所作的恶事说出来,让大众同修监督你不二过,后不再造,那有藏着掖着、想方设法多干恶事而不让人知道的!修不出清净平等觉悟的境界,不定你什么时候就跌大跟头!前途的坎坷与平坦,在于自己改正了多少错误,增长了多少福慧!
一个人的好运绝不是平白无故来的,当然,他的厄运也不是凭空降下的,还要算命占卜吗?我们再看经文:【清净比丘,及诸菩萨,于歧路行,不蹋生草,况以手拔】?这个清净,是慈悲善良。比丘,是出家男众。出家人代表僧宝,慈悲善良是必不可少的素养。于歧路行的这个歧路,是长满草木的羊肠小道、山间行处。出家人走这样的路去办事,脚底下都格外小心:满地的草木蓬勃生长,一片旺气,怎么忍心将它踩死呢?慈悲心遍及世间万物,连同挡路挂衣的牵缠草木尚且爱护,不忍心踩踏拔除,这样的善心人,他肯杀生吃肉吗?我们一只蚂蚁、一只蚊子都不忍心杀害,亲手去杀鸡鸭猪羊等动物,谁能下得手!修行一辈子,肉食断不了,说明这个人根本没有修出清净心!
【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,及是此土靴履裘毳、乳酪醍醐;如是比丘,于世真脱,酬还宿债,不游三界】。佛这句话说到家了!有作就有受,无作便无受!又想吃东土的肉,还要成西天的佛,可能吗?东方丝绵绢帛的这个东方,是中国。在人类文明史上,中国的工农业很发达:最早的蚕桑养殖业源于中国。著名的丝绸之路,即中国出口西土诸国的贸易通道。丝绵绢帛,都是以杀生为代价的衣料。丝织品,是蚕丝作的。一件衣服,要杀多少生命?这个账算一算,触目惊心!此土靴履裘毳、乳酪醍醐,这个此土,是印度诸国。可见3000年前,中国就与印度各国已有往来,要不,佛怎么知道中国生产丝绵绢帛呢?印度人民为什么会穿着中国生产的绫罗绸缎呢?印度本土,农业生产很落后,主要靠畜牧业。靴履裘毳(cui),是皮革做成的衣帽鞋袜;乳酪醍醐是奶制品。中国新疆的少数民族地区也生产。都是以杀生为代价的血腥衣食,是当时有钱人、贵族阶层所摆阔的奢侈品,价格非常高昂,普通百姓吃穿不起。中国历史文献所记载,少数民族进犯中原,目的就在于夺取中国的金帛女子!说明绫罗绸缎的价值很高。
从衣食二事来看,越是富贵人造业越深重!佛弟子的衣服,即三衣:一件大披衣、一身普通中长的衣裤、还有贴身穿的内衣。这些衣服又叫作粪扫衣。粪,是无用,弃物;扫,是垃圾。粪扫衣是怎么来的?这个话题很长,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四0七集,二0二三年三月二十九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