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楞严经】卷七
【别于平原,穿去地皮五尺已下,取其黄土,和上旃檀、沉水、苏合、薰陆、郁金、白胶、青木、零陵、甘松,及鸡舌香 。以此十种细罗为粉,合土成泥,以涂场地。方圆丈六,为八角坛。】
关于建道场,这其中的学问之深,不但要结合现实修行众的需求,而且要现代化、跟上时代的脚步。佛陀说法的背景,亦复如是。当时的印度各国领导人建造王宫就用旃檀和泥涂墙铺地,中国人叫作椒房。椒房,只有皇帝及其王后、嫔妃居住,普通人当不起的。椒房的好处是没有腐臭的气息,墙与地掺合了香料,空气永远清晰,蚊虫不进来,衣服不容易潮湿。这是古人在建筑学上的智慧。
古印度大众普遍尊崇佛陀,人们给佛建道场,规格与王宫一样。所以,佛给阿难尊者说建造道场诸事,要让大众心服口服。现在,全球各国的建筑物都改进了,古式宫殿仅供参观。要模仿现代化建筑造道场,不能生搬硬套,强人所难。其实,我们在家住个普通房子,念佛修行一样成就!佛教传到中国以后,国家领导人尊敬佛陀起见,也将寺院规格建成皇宫式的。中国残留的古代建筑,大家到北京去参观故宫就是了。
古代社会地广人稀,建筑只有一两层,不怕占地皮,省事。现代化的单元楼、政府机关的办公楼、会议厅,道场要建成这样的,尽量利于居住与修行。
【别于平原,穿去地皮五尺已下,取其黄土,和上旃檀、沉水、苏合、薰陆、郁金、白胶、青木、零陵、甘松,及鸡舌香 。以此十种细罗为粉,合土成泥,以涂场地。方圆丈六,为八角坛。】细罗为粉的细罗,是密罗,过水来的粉面很细。旃檀、沉水、苏合、薰陆等,都是香料。现代的建筑是混凝土与钢筋,外面是化学涂料,这些香料加不进去的。勉强加进去黑一块白一块,很难看。法坛,也都是砖与混凝土,表面铺上磁砖,美观又耐用,这些就省去了。净宗修行人一句佛号到底,干净的墙壁上安装好阿弥陀佛画像,道场就建成了,那要这么复杂呢!以文解意,三世佛冤!要会权变,要搞清楚佛说法的时代背景。八角坛、天坛,这都是安置祭祀神明专用的,要力求干净卫生,不能有污秽。所取的建筑材料,当然要用上好的。结实耐用,美观大方,干净整洁为标准。
【坛心置一金银铜木所造莲华,华中安钵。钵中先盛八月露水,水中随安所有华叶。取八圆镜,各安其方,围绕华钵。镜外建立十六莲华、十六香鑪间华铺设,庄严香鑪 ,纯烧沉水,无令见火。】八月露水,最清纯。纯烧沉水的这个沉水,即沉水香,价值很昂贵。现在的道场,天王殿,大雄宝殿,三圣殿,玉佛殿等等。安供佛圣圣像要被人高,烧燃以后,气息香郁。烧香,表尊敬佛。无令见火,这是烧香时让香烧得时间更长一点,香木起火,很快就烧尽了。【取白牛乳,置十六器,乳为煎饼;并诸砂糖、油饼、乳糜、苏合、蜜姜、纯酥、纯蜜。】这是供奉佛圣的食品,要上等口味。乳糜,是奶粥,游牧民族的特产。现代人的纯净素食就可以。汉民族没有乳制品,都是粮食、水果供佛。
【于莲华外,各各十六,绕围华外,以奉诸佛及大菩萨。】供佛的食物与果子当然越丰富越好,条件不具足,就随缘,心意到了就好。佛住世当年托钵化缘,人家给什么佛就吃什么,从未为难过信众。【每以食时,若在中夜,取蜜半升,用酥三合 。坛前别安一小火鑪,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,沐浴其炭,然令猛炽;投是酥蜜于炎鑪内,烧令烟尽,享佛菩萨。】兜楼婆香,是香的一种,即乳香、苏合香。这段经文,是供佛的一种方法,很复杂。现在基本上不用了。现代佛前大供,修行人供上食物,念变食真言与甘露水咒,然后念普供养咒,极少见这样的大供了。大浪淘沙,很多仪式繁杂的修行程序被逐渐淘汰出局,这是大势所趋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四百四十八集,二0二三年五月九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