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485集

慧利 2023年6月21日16:19:28
评论
248

【楞严经】卷七
【同业相感。因有感业相灭相生。由是故有众生颠倒。阿难。云何名为世界颠倒。是有所有。分段妄生。因此界立。非因所因。无住所住。迁流不住。因此世成。三世四方。和合相涉。变化众生成十二类。是故世界因动有声。因声有色。因色有香。因香有触。因触有味。因味知法。六乱妄想成业性故。】
古人云:近朱者赤近墨者黑。用在佛所说的【同业相感。因有感业相灭相生。】这句经文,再确切不过了。跟着圣贤佛菩萨,不知不觉就学好,而跟着杀盗淫妄诸恶凶,则不知不觉的学坏了。这是每个人都能参透的道理。佛在说十二因缘之前,已经给我们提示点化了:赶快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与阿弥陀佛、诸上善住在一起,不要贪恋娑婆乱世。
极乐世界的下下品往生者,都能用极短的时间快速回归常寂光净土,恢复自性德能,原因是什么?就是佛在这里所说的【同业相感】。极乐世界的大众都在积极改造自己,向阿弥陀佛看齐,相互鼓励促进,大家的目标是集体成就佛果。而我们念念向往极乐世界,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转为自己的大行大愿,自然感得阿弥陀佛接引、极乐世界现前,这是客观事实,可惜迷惑颠倒的众生不知道,大家将好材料正能量用错了,感得什么?佛说:【因有感业相灭相生。】感得六道轮回,生灭无常。
这个感业,就是自己造的善恶业、结的善恶缘。相灭相生,自相矛盾:善恶业力纠结在一起,互相利用又互相残害。人养一头猪,辛辛苦苦饲养它长大,为了什么?为了杀吃它、卖钱。在长时喂养它的过程,看着它从小一点点长大,有没有产生亲情?有!可杀它吃它卖它的时候,亲情还存在吗?完全算经济账、利益账!早将亲情抛开了!对人来说,利益永远大过感情。
再延伸到人与人之间,不说别的民族,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,一家人。可上下五千年历史告诉了我们什么?一家人相灭相生!所谓天下久合必分,久分必合,打打歇歇,这就是残酷的现实。整个六道就是这样:完全为众生颠倒妄业所成就,绝无真情可言、无真心可用,佛说:【由是故有众生颠倒。】颠倒就是混乱,就是相生相灭,尔虞我诈,假中造假,我们都看到了,社会发展到今天,混乱到了史无前例!这是众生业力成就。
有了众生,众生依靠什么生存呢?依世界生存。佛接着说:【阿难。云何名为世界颠倒。】世界颠倒四个字,佛也告诉我们,世界万物是众生迷乱心变现出来的迷乱境界。平原高山,大江大河,地方的贫瘠与富饶,都紧随众生的福德,有原因的。我们看佛如何说:【是有所有。分段妄生。因此界立。】这个是有所有,即我们眼前所见的一切有相。众生只知道所以然,不知道起因。世界的成就,那怕一草一木,都有来处。【分段妄生。】的这个分段,即众生的分段生死,轮回互转,业力不同,感得世界不同。在人道,群雄逐鹿,争夺江山社稷,为了一方土地打群架,拼得你死我活,因为他追求高高在上、大国国主的位次。当他死了以后,杀业太重,堕在无间地狱受大苦难,江山社稷生不带来死不带去!
六道众生的业力不同,所见的世界就不一样。在人道,我们看见明亮的太阳与鲜艳的花朵,而人身失去、堕落鬼道,依报环境则转变为幽冥界。幽冥幽冥,顾名思义,鬼道众生的世界永远是阴沉沉的,没有日月光明。阴沉的气氛感应阴沉的心情,幽冥界众生绝少有笑容。
同样的道理,人众苦苦追求的金银财宝,当这个人失去人身堕落畜牲道,你给一头牛摆满金银财宝,它喜欢吗?它看都不愿意看。它希望得到什么?新鲜的草料,干爽的卧地,满足它吃饱住好的需要。身相变了,需求变了,同样的东西,此生看来珍贵无比,而彼生则毫无价值。世界如何成就的?我们从这些简单的事例上就能感受到一二。
【因此界立。】这个界,即空间。人有人的陆地空间,水族有它的江河空间;人住阳世,鬼住阴间。都是界立,但界界不同。【非因所因。无住所住。迁流不住。因此世成。】 界成就了,这是物质与空间,众生看得见。而世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作用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四百八十五集,二0二三年六月十五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