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楞严经】卷七
【同业相感。因有感业相灭相生。由是故有众生颠倒。阿难。云何名为世界颠倒。是有所有。分段妄生。因此界立。非因所因。无住所住。迁流不住。因此世成。三世四方。和合相涉。变化众生成十二类。是故世界因动有声。因声有色。因色有香。因香有触。因触有味。因味知法。六乱妄想成业性故。】
界,是空间,世,是时间。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、不为人的意志所控制的,正是佛所说的:迁流不住。时间是怎么产生的?由人的念头流迁不停产生的,六道众生都感得到。从哪里感到的?世与界密切配合,两者缺一不可。界成就以后,就我们这里来说,有昼有夜,有冬有夏,一年四季变化不休,时间的概念就形成了。
早在上古时期,中国的古人就总结编撰成日历,将一年定为四季:春夏秋冬;一季为三月,一月为30日,一日为24小时,一小时为60分钟,一分钟为60秒,人活一年为一岁。可见,界与世同时成就,无界便无世,无世便无众生。在记年日历未出现之前,人们生活在山中无甲子,寒暑不知年的茫荡时期,但不等于没有生老病死。生老病死现象,就是人类对时间最早的启蒙。
【非因所因。无住所住。迁流不住。】这是六道轮回。任何众生都不可能在某一道、某一世界恒久的住下去,身相跟着业报不停的流徙,动力,是各人所造作因缘。同样是六道众生,人与天人的寿命、福报不可或比:就说靠我们最近的四王天,人寿五百岁。一岁是我们这里五百年,同样是一年四季三百六十天。但他前生可能就在我们这里,寿命只有几十岁。同一个人,为什么短短的时间、依报环境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?就是佛在这里所说的:【非因所因。无住所住。迁流不住。】 非因所因,是众生茫然无知,不知道为什么前世出生在欲界最低层,今世为什么又出生于欲界初天等等。
这一切,对于六道众生来说,那怕最高层次的天人,他都不知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。说得具体一点,我们未接触佛法之前,对于自己为什么生在这个地球、这个地区、这个家庭,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身为人、一生遭遇如何、死了到哪里去。生活当中,谁不是这样的?不知道,也就不想了,糊里糊涂往前过。
既然不知道从何处来到何处去,人就想方设法投机取巧、损人利己、贪名图利、享受五欲,造作种种罪业。结果呢,人身丢了,落在畜牲道。畜生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为畜身?同样不知道。鬼道、地狱道,也是糊里糊涂堕落下去!要是明白自己何以生天、何以为人、何以堕落三途,六道众生自然趋吉避凶,往好的方向发展。问题是我们生生世世、处在那一道都不深思,造成了【无住所住,迁流不住】的被动局面。
这个无住所住,是没有地方长住!迁流不住,是流浪奔波。六道众生都是流浪儿!无论他是世界的老几,都免不了生老病死与六道轮转!当我们看到某个动物被人搁置在屠刀下杀吃的时候,谁曾想到,他前世就是大名鼎鼎的某某帝王将相?还有,当我们看到流浪街头乞讨要饭的叫花子,有谁曾想到他前世是世界首富、一席吃得千家饭!不明因果,不学圣贤教育,不遇佛陀说法,众生就是这样来来回回变换着身相,时荣时衰。
【因此世成。】是同业所感,同一地方的大众时间概念相同。就地球大众来说,世界各国人民的平均寿命差不多就是六七十岁。全世界统一了公历。中国人民所用的农历,那是古人长期观察研究,制造出适应中国地理位置、农耕生产播种的具体时间表,废除不得。二十四节气、三年一闰月,非常科学实用。
【三世四方。和合相涉。变化众生成十二类。】这个三世,是过去、现在、与未来;四方,即东南西北。时间与空间交合为世界,同业所感,就有了同类众生居住在一起:地球人都是饮食男女。其他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,欲界六天为欲界众生所住;色界十八天,大众没有男女淫事与饮食,为色界大众所居住;无色界四天,大众没有身体也没有男女淫事与饮食,专属无色界众生所居住。层层不同,条理分明,互不逾越。变化众生成十二类。这十二类是什么?如何变化的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四百八十六集,二0二三年六月十六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