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八
【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。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。十方佛母陀罗尼咒。亦名灌顶章句。诸菩萨万行首楞严。汝当奉持。】
母陀罗,译作能生一切善法。灌顶章句的这个灌顶,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了,是最高最庄严的认证仪式;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的这个万行,是84000法门;首楞严,是方正有则,方针指导。《楞严经》的名字就探讨到这里。
【说是语已。即时阿难及诸大众。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。兼闻此经了义名目。顿悟禅那修进圣位。增上妙理。心虑虚凝。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。】这个禅那,译作弃恶;修进圣位,是修证的位次提高了。佛从三增进修行渐次说到这里,阿难等众收益多多,断了见惑,也断了思惑,修行品位大大的提高了。从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这句经文看,大家证到了四果无学位。三界,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;六品,就是六道。断了三恶道因,证初果;断了欲界因,证二果;断了色界因,证三果;而空有二边不着,则突破无色界天证四果。微细烦恼,是见思烦恼同时断尽。为什么大家断烦恼证菩提的速度这样快?理论实践相结合,一门深入的结果。空有理论,没有正确的修行方法,充其量是个崇尚空谈的佛学家;知道修行方法,但没有理论教化开导,修不长!
没有佛陀破尘说法,我们如何能修出成绩?一个很简单的生活小节:中国老百姓吃了几千年的五辛菜,谁知道那是催淫药?天天大量的摄食,还要断淫出轮回,佛不说破,任是我们怎么克制自己,收效有限!杀盗淫妄四恶业,是轮回牵缠的根本!三增进修行渐次做到了,后面一门深入持守楞严咒摄心,这就是学人快速断除见思烦恼的秘诀!信解行证,缺一不可。无论修学那个法门,都要严持五戒,专精用功。《楞严》一会的大众收获如此之大,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。
【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。合掌恭敬,而白佛言:大威德世尊,慈音无遮,善开众生,微细沉惑,令我今日,身心快然,得大饶益!】,这是阿难尊者对佛陀由衷的赞叹,也是有缘学习《楞严》的人深有所感。一门深入,长时精进的修学法则,什么时候都是对的!学习《楞严》,如果悟不到这一原则,那就不会有如此殊胜的受益。现在的道场大多数都是杂修、乱修,这就决定了大众最终一事无成!当初出家的雄心壮志消磨怠尽,太可惜。佛说的每一部经,意思都大同小异。大同,是守持五戒、落实十善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;小异,是根据当机者的程度说得深与浅、长与短、变换方法而已。《楞严》最后的归宿在哪里?在极乐世界!脱离了临终十念佛号求生极乐世界,《楞严》,就只能度极少数的上上根性人!
阿难、摩登伽,这是什么根性?老底揭开,都是古佛再来示现的!我们可不然,地地道道的六道凡夫,跟人家天壤之别,不能比!楞严咒持起来不容易也不方便,一开始就将许许多多大众拦在佛门之外!假若释迦佛对末法时期的大众说法,他老人家一定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一章反复述说,劝告大众老实念佛!佛说法有灵活性,后学复讲佛经也要灵活机动,扣紧时代的脚步,贴合大众的根性,让每一部经都发挥正能量,度化众生越多越好。
【世尊。若此妙明真净妙心。本来遍圆。如是乃至大地草木。蠕动含灵。本元真如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。佛体真实。云何复有地狱。饿鬼。畜生。修罗。人。天。等道。】阿难尊者顶礼佛陀,表达了感恩之情,但他心里还有很多疑惑:他只是阿罗汉果位,不知道的还很多!这个真净妙心,就是圆满佛果。佛体真实的这个真实,是无虚假,无恶念。蠕动含灵,是一切微小的生命体:细菌、微生物与小昆虫之类。阿难接着向佛请教说:世尊,既然一切生命体都有跟佛一样的自性德能,地水火风四大具足,但他们为什么不住在大安稳佛境界,而变作六道不同的身相呢?难道是众生喜欢六道的苦日子吗?下面,阿难还要问什么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一0集,二0二三年七月十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