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八
【汝勖修行,欲得菩提,要除三惑。不尽三惑,纵得神通,皆是世间有为功用。习气不灭,落于魔道。虽欲除妄,倍加虚伪,如来说为可哀怜者。汝妄自造,非菩提咎。作是说者,名为正说;若他说者,即魔王说。】
《楞严经》第八品到这里就圆满了。佛将天上人间的因因果果如实讲给我们,也将出离轮回的秘诀和盘托出,我们学了以后感受是什么?据我本人知道,学习《楞严》最后走火入魔的不少。说明他的心思不在踏实作功夫上,而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学热闹!佛在第八品经文结束之际,重申断杀盗淫,其用意之深,不可忽略。【汝勖修行,欲得菩提,要除三惑。】 这个汝勖修行的勖,策勉,鼓励。三惑,是杀盗淫。佛语重心长的对阿难说:你要鼓励一切大众严持五戒,不能大意马虎。五戒不持,修那个法门都是镜月水花!这就是我说《楞严》的宗旨!你们不要将《楞严》看得很神秘,如来说法从不遮掩!要想修成正果,就从断杀盗淫着手!
佛说千经万论,是从不同角度解说这一妙理,可惜听出意思的人不多。大家到佛门修行,往往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部分,修得奇奇怪怪。《楞严》的缘起,就是因为阿难尊者淫心未除,险些全盘皆输!杀盗淫,一项不除。就够不上善人,就没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。我们必须从方方面面、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检查自己,看有没有这个缺点,不能懈怠放纵自己。毛病习气不改正,跌跟头是迟早而已,敢不当机立断吗!佛圣教化众生,字字珠玑,都是金玉良言。我们之所以在漫漫轮回路上无法出离,就是断杀盗淫妄的功夫作得不彻底!这个功夫必须彻底完成、赶快往极乐世界走!极乐世界的修学环境好,人事环境好,容易成就的多。而在极乐世界之外,大家都看到了,到处是魔障。不要说普通凡夫抵抗不了,菩萨阿罗汉恐怕都受其影响!所以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一等大智慧。
【不尽三惑,纵得神通,皆是世间有为功用。】佛接着说,不断杀盗淫,虽然在佛门做了不少好事,但适得其反,好事变成了坏事。这个现象,我亲眼见了好几起。师父杀盗淫三业都在,但辛辛苦苦化缘凑钱,盖了很大的寺院,造了很高的佛像。还领众作法会集体修行。看起来功德无量,但他自己的烦恼习气并没有减轻。他的道场成就了其他人没有?这话很难说。功德与福德是两码事!很遗憾,他自己出轮回成圣道无望。
纵得神通的这个神通,是他处理问题、办事的能力。他四通八达,能说会道。所做的一切事情,佛说,皆是世间有为功用。世间,即六道;有为功用,即轮回事业、一点痴福。住持佛法,首先要开启大众的智慧,帮助大众突破轮回。而佛弟子不作这个大事业,所作所为都是轮回福报,那太没有意义了。古大德说的好:有庙无道,不能兴教。道场造得再庄严,法不正,则是舍本求末。
【习气不灭,落于魔道。】的这个习气,就是杀盗淫的毛病。很多修行人最后成了邪师,所作所为甚至比世间的俗人都不如:公开杀盗淫!严重偏离了佛圣的教诲,他还浑然不觉,觉得自己功德无量!越是到老年,他傲慢的习气越深,杀盗淫的恶业丝毫不减,明眼人都看出他是个大魔头。【虽欲除妄,倍加虚伪,】这个除妄,是他装模作样。来往寺院的檀越善信都懂得和尚师父不杀生不吃肉,更不邪淫偷盗,他害怕暴露了本质,勉强装出个持戒的样子,暗地里该怎么还怎么。知道他底细的人更加看不起他!骂他是个伪君子!他的结局如何?前面已经探讨过了破戒僧人的去处:阿鼻地狱!佛说这样的人是可怜悯者。堕落到地狱,那可不是好玩的!
【汝妄自造,非菩提咎】 佛说,这是他自做的业障!与佛教背道而驰,不是佛法的过错。很多人修了一辈子最后落在三恶道,这种现象天上人间都有。他最后怪怨佛说法不灵,罪上加罪,苦难更深。【作是说者,名为正说;若他说者,即魔王说。】 佛总结说,凡是鼓励劝说大众持戒修为求生极乐世界者,这是佛的真传;反之,蛊惑大众杀盗淫妄者,那必是魔外无疑。第八卷到此圆满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百六十四集,二0二三年九月二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