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九
【当处禅那,觉悟无惑,则彼魔事无奈汝何?阴消入明,则彼群邪咸受幽气,明能破暗,近自消殒,如何敢留扰乱禅定?若不明悟,被阴所迷,则汝阿难必为魔子,成就魔人。如摩登伽殊为眇劣,彼唯咒汝破佛律仪,八万行中祇毁一戒,心清净故,尚未沦溺。此乃隳汝宝觉全身,如宰臣家,忽逢籍没,宛转零落,无可哀救。】
我们一定要明白,魔由心招!魔来障碍,肯定是自己心里不干净!这与儒家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一个道理。【若不明悟,被阴所迷,则汝阿难必为魔子,成就魔人。】佛进一步对大众重复了这个问题。明悟,是自觉自愿的持戒守规矩,事事合乎法度礼仪、伦理道德。被阴所迷的阴,即烦恼习气、妖魔鬼怪。佛说,离开佛家的规戒制度去行事,魔就能找到我们!
阿难尊者当初不听佛的劝告,没有阿阇黎(老师)引导,只身一人到红灯区托钵,差点一去不复返!关于红灯区,佛有明确规定,年轻、道行不够格的修行人不能单独去那里托钵:一是容易引起社会大众的误会;二是当人定力不够,把持不住自己。过于自信的阿难,不自量力,果然闹出事来。说是妖魔鬼怪害自己,还不如说是自己去找妖魔鬼怪!这个血的教训,任何修行人都要牢记。
很多修行人堕为邪魔,就是轻视了戒律。佛与魔的区别是什么?佛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,从始到终都坚持这个原则,魔则不然,他不遵守五戒的。我们识别佛魔,就用五戒鉴定!我自己是佛子还是魔孙,也用五戒鉴定,很准确的。一个严持戒律的修行人,魔纵然来了,也妨碍不了他。防微杜渐,去魔成佛,完全在自己。这个魔人,就是魔子。以人身而杀盗淫妄,这个人不是人,而是魔。
【如摩登伽殊为眇劣,彼唯咒汝破佛律仪,八万行中祇毁一戒,心清净故,尚未沦溺。】眇劣,是卑微恶劣,淫贱贪心。眇,通渺。八万行,是佛家的诸多律仪。佛比例说:阿难!论起摩登伽母女,她们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!在社会上没有地位,属卑贱种,也没有什么修行功夫,她们拿手的把戏,不过是娑毗迦罗先梵天咒!魔就这么一点能耐!她害不了你的命,也不让你造杀偷二业,就诱惑你淫欲!破坏了你的戒律,那怕只有其中一戒,你就完全沉沦下去。幸亏你在关键时刻还记的自己是修行人,没有毁犯根本大戒。
所谓有再一再二,没有再三再四!偶然一次能逃过去,次数多了就不能保证你的清白!一定要严持戒律,听老师的话!【此乃隳汝宝觉全身,如宰臣家,忽逢籍没,宛转零落,无可哀救。】 隳,通毁。这个籍没,是被皇上查抄。这个宝觉全身,即法身慧命。修行人一旦被妖魔毁了戒律,则全盘皆输!虽然他修了很长时间,也经不起毁戒的损失,所谓一荣俱荣,一毁具毁。佛比喻说,就跟宰相重臣家族一样,虽为豪门望族,但触犯王法被满门抄斩,家道败落,比普通贫民都不如!
《红楼梦》,是我们熟悉的一部作品。宁、荣二府犯事被抄以后,流放的流放,官卖的官卖,沦为娼妓、乞丐者比比皆是。一场欢喜忽悲辛!修行人犯戒以后的结果跟这一模一样!五戒,有一戒守不住,其他四戒如同雪崩一样跟着塌方下来!这时候,就算佛来了,他也不肯再行修持,佛也救不了他。
现目下,社会风气败坏到了史无前例,法弱魔强,修行太难!我们如何能保住自己不犯戒?闭门念佛!外面的闲事一概谢绝!大家都是凡夫众,根本经不起五欲六尘的诱惑。外面的时髦商品与歌舞娱乐地,都是大魔设的陷阱!凡夫修行众,我们唯一的办法是避免接触这些场合。要想保住自己的修行功夫,就必须专精念佛,不给魔钻空子。
其实,这个办法,早在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住世当年就被大众发现了,而且流传至今,一直为大众所推崇。与佛在《楞严经》上的教诲一模一样。历代祖师大德都是古佛乘愿再来,后佛绝不否定前佛的说教。我们必须将大多数时间用在专精念佛上,不然的话,免不了遭遇魔难!魔就是我们不正的念头,它潜伏在我们心意识当中,只有佛号功夫占了优势,它才肯降伏。五阴魔,一句佛号统统度化,导归极乐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百七十集,二0二三年九月八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