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九
【又善男子,受阴虚妙,不遭邪虑,圆定发明,三摩地中,心爱根本,穷览物化性之终始,精爽其心,贪求辨析。尔时天魔 ,候得其便,飞精附人,口说经法。其人先不觉知魔着,亦言自得无上涅槃,来彼求元善男子处,敷座说法。身有威神,摧伏求者 ,令其座下,虽未闻法,自然心伏。是诸人等,将佛涅槃、菩提法身,即是现前我肉身上,父父子子递代相生,即是法身常住不绝 。都指现在即为佛国,无别净居及金色相。其人信受,亡失先心,身命归依,得未曾有。是等愚迷,惑为菩萨 ,推究其心,破佛律仪,潜行贪欲。口中好言,眼耳鼻舌皆为净土,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。彼无知者,信是秽言。此名蛊毒 、魇胜恶鬼,年老成魔,恼乱是人,厌足心生,去彼人体,弟子与师俱陷王难。汝当先觉,不入轮回;迷惑不知,堕无间狱。】
这是想阴第四魔境。这个人修的很好:生活清淡,朴素无华,不近女色,用功精进,是大众心中的楷模人物。就在众人赞叹他的时候,危险却在一步步的逼近他。
【心爱根本,穷览物化性之终始,精爽其心,贪求辨析。】这时的他,急于求成,曾经听佛说地大成就、一邻虚尘七分便成虚空;火性无形;水性无常;风大无体等等,他就穷究其理,钻了牛角,一心探索如来藏中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,以此为快意,急着成就佛果、以显声名。精爽其心,是希望人们佩服他通达万法;贪求辨析,是强不知而为知。
如来藏中不生不灭的常住真心,这能勉强得到吗?功夫修到烦恼断尽,成就佛果,一切都自然回归,那要人精研穷究呢?一门深入,继续往前修就是了,功到自然成。
但他没有这样,改弦易辙,到处参访,希望他心中的所谓高人指点迷津、让他一夜成佛!这种行为一开始就错了,但他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,顺着错误继续向下!不久以后,他变得神秘古怪,不近人情,让人见之摇头,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。好好的修行人忽然变成这个样子,魔抓住了毁灭他的机会!
【尔时天魔 ,候得其便,飞精附人,口说经法。其人先不觉知魔着,亦言自得无上涅槃,来彼求元善男子处,敷座说法。】这段经文我们都很熟悉,就不多说了。魔派小魔附体说法,他能说什么法?说的是让大众一门深入、长时熏修,严持戒律吗?能这样说的话,那就佛门大德了,怎么能说人家是魔呢!问题是魔不可能这样说法!来彼求元善男子处,求元的元,就是求佛果。
这个被魔附体的所谓高僧,他所说的都神神秘秘,普通修行人听不懂的玄学,将相当一批求神通求感应的人听得满心欢喜,拜他为师。而真正有道行的人一听就知道他在胡说八道。但这个贪爱根本,穷览物化性之终始,精爽其心,贪求辨析的修行人却将邪师当作善知识!不远千里去拜访他,
这个被附体的邪师,到底有什么力量吸引大众?【身有威神,摧伏求者 】 魔的威神是什么?能抓住修行人的心理,将他往邪路引。就跟说书讲故事一样,怎么热闹怎么来。凡夫众,烦恼大于智慧,那能经得起他这样说教诱惑呢?过不了多久,肯定被拉下水去。
【令其座下,虽未闻法,自然心伏】 这是他预先作了功夫:还未升座说法,用行动摧毁大众的最后防线:对前来拜访者关怀备至,述说他的神奇经历,还随带玩上几套把戏,让人看得出神入胜,将他当成了善知识。
【是诸人等,将佛涅槃、菩提法身,即是现前我肉身上,父父子子递代相生,即是法身常住不绝 。】这是邪师极为反动的学说:意思就是不用修行,佛生佛!如同世间的帝王家族一样,王生王。
他劝那个穷究根本的修行人不用白费力气去研究探索佛经,也不用严持戒律修苦行、他现在说的就是佛果地上的金科玉律。大众归依到他座下就是见了真佛。这话分明漏洞百出,但这个人却鬼迷心窍,就愿意听他胡说。
【都指现在即为佛国,无别净居及金色相。】偶然有人提问他,诸佛都有金色光芒,住在净土,师父你为什么没有光明呢?你的佛国啥样的?他就说,那都是排场!真正的佛是不讲究排场的!我就不讲排场!我没有这些排场,不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吗!这里就是我的佛土!大众顿时没话说了。
【其人信受,亡失先心,身命归依,得未曾有。】 时间一久,大家都将以前修行的功夫抛在九霄云外,跟随着烦恼习气行事:他的魔师不斋不戒,吃酒吃肉,他也跟着来了。酒肉荤腥齐下肚,下面就有自己控制不住的淫欲、催发着他想方设法满足欲望:不是强暴他人、就是诱惑他人、或者穿上俗服出入色情场合。这就需要很大的开支,钱从哪里来?向信众骗取!杀盗淫妄四恶齐全,成了什么性质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百九十七集,二0二三年十月六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