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十
『佛告阿难:精真妙明,本觉圆净,非留生死及诸尘垢,乃至虚空,皆因妄想之所生起。斯元本觉妙明精真,妄以发生诸器世间,如演若多迷头认影。妄元无因,于妄想中 ,立因缘性;迷因缘者,称为自然。彼虚空性犹实幻生;因缘自然,皆是众生妄心计度。阿难!知妄所起,说妄因缘;若妄元无,说妄因缘元无所有。何况不知,推自然者?是故如来与汝发明,五阴本因,同是妄想。 』
佛说,色受想行识,是妄想烦恼!『 精真妙明,本觉圆净,非留生死及诸尘垢,乃至虚空,皆因妄想之所生起。』是一切法从心想生!佛如是说,我们也如是观察,确实是这样!心不想,身口就不造,就无世界万法!众生的身相变化无常,一会是人身、一会是其他身相,谁造的?心造的。身相如是,世界万物皆如是。
『斯元本觉妙明精真,妄以发生诸器世间,如演若多迷头认影。』世界万物皆由心变识现!抛开万相找心,佛说,就跟演若达多找头是一个道理。『妄元无因,于妄想中 ,立因缘性;迷因缘者,称为自然。彼虚空性犹实幻生;』 这是佛批评外道迷中取迷,将迷为悟,误导大众将轮回当作涅槃。我们看看识阴区域,佛说的八种外道,不是着空就是着有,他们的见闻仅限六道范围,翻来覆去,不出轮回。
将轮回当作自然,就等于承认恶是对的。因此,他们将痴福当作永恒,永远突破不了生死轮回!佛说,外道所说的自然,是众生妄心计度。如来藏常住真心,清净无染,一法不立。
『 阿难!知妄所起,说妄因缘;若妄元无,说妄因缘元无所有。何况不知,推自然者?是故如来与汝发明,五阴本因,同是妄想。 』佛说,阿难,推究到底,一切法无所有必竟空不可得!六尘烦恼是迷惑颠倒,五阴则是妄想迷出来的五十魔境!说到底还是由六尘烦恼引发。
『汝体先因父母想生,汝心非想,则不能来,想中传命。如我先言:心想醋味,口中涎生;心想登高,足心酸起。悬崖不有,醋物未来,汝体必非虚妄通伦,口水如何因谈醋出?是故当知 ,汝现色身,名为坚固第一妄想。 』佛接着说:阿难,说一切法从心想生,世界万物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你们如果还参不透,那我说个结实话:众生的身体就是由想而生!父母想儿女,中阴身急于找父母,二想合一,就有了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躯!就跟我在前面说的那样,想到酸醋,口水就出;想到悬崖边际,腿就发软、心就惊怖!这都是识心迷乱的缘故!醋并没有进口,脚也没踩在崖畔,却无缘无故的流口水生惊怖,这不是心想出来的麻烦是什么!阿难,众生的身体就是妄想的第一坚固产物!
佛这句话,给我们下了定义:我们从生命起始,就处在迷惑颠倒当中!上流社会也罢,下层人民也罢,逃不脱生老病死、谁也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!包括这个世界,也免不了成住坏空!
『即此所说,临高想心,能令汝形,真受酸涩。由因受生,能动色体;汝今现前顺益违损,二现驱驰,名为虚明第二妄想。』佛接着说,阿难!我说一切法是无中生有,你体会想醋攀崖而生出的口水与软酸,是不是这样的!七情,喜怒哀乐悲恐惊,看似无形无状,但喜伤心、怒伤肝、惊吓能令人死亡!这都是妄心作用!无形的力量,不用刑具加身就能置人于死地,这不是心的作用吗!有了色身,众生随之有了对立:顺我意我欢喜,逆我意我烦恼!众生就围绕着顺逆二意生生世世贪求劳累,没有休息的时间。这是坚固第二妄想。
二现驱驰的二现,是违与顺;驱驰,是劳苦奔波。虚明第二妄想的虚明,虚是迷,明是悟,迷惑颠倒扰乱了真心,后面就是苦受。
『由汝念虑,使汝色身。身非念伦,汝身何因随念所使,种种取像,心生形取,与念相应。寤即想心,寐为诸梦 ,则汝想念,摇动妄情,名为融通第三妄想。』佛说:阿难!很多大众抛开心想,都认为身体创造了万物,不是这样的!一个人,如果没有了思维意识,他的身体就不能动了,他还能创造什么?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!由此可知,身体的一切行为,都来自妄想!醒梦如一,都是心想。这就是融通第三妄想,妄识惯通一切时。接下来,佛又说了第四、第五妄想,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六四0集,二0二三年十一月二十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