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卷三 化城喻品
【佛于天人大众之中、说是法时,六百万亿那由他人,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于诸漏、心得解脱,皆得深妙禅定,三明、六通,具八解脱。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,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,亦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于诸漏、心得解脱。从是已后,诸声闻众、无量无边不可称数。】
三明者,精通过去、现在与未来,对自己的历史明白,前途如何更明白,他是个明白人,明白人就不会作糊涂事,他深知现在的果与过去的因,亲自看到因缘果报的真相,自觉自愿的从源头上断除恶行,逆来顺受以消旧业,以德报怨,无怨无悔,这就是圣人的行持。
六通,即天眼通、天耳通、宿命通、他心通、神足通、漏尽通,这是四果学人的六根功能恢复了。何为天眼?即见性功能恢复了,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;天耳通亦复如是,是闻性功能恢复了,听闻的功能很通达;宿命通,是知道过去生中所做的一切;他心通,是别人起心动念,他提前知道;神足通是变化自如,行动自在;漏尽通是修行功夫增进而不退堕。
【具八解脱】,八解脱的这个八,就是三苦八苦的八。八苦者:生老病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。求不得,五阴炽盛,三苦就是八苦。三苦者,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八苦是三苦的细说。 八解脱就是解除了三苦八苦,永出轮回了。
【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,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,亦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于诸漏、心得解脱。】这个第二第三第四,就是五时说法。释迦佛五时说法,在定中说华严,出定说阿含,再说方等,再说般若,最后说法华,后学叫作五时说法。那大通智胜如来说法分为几个时期?跟释迦佛一样。诸佛教化众生的程序都一样。开始说浅,往后说深,但浅说深说,意思都一样。
大通智胜如来第二第三第四说法,也收到了跟第一时说法一样的效果: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,亦以不受一切法故,而于诸漏、心得解脱。这个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,就比前面的数字大得多了。这不难参透,我们看到,释迦佛说法三百余会,讲经四十九年,每讲一堂经下来,都有开悟证果的弟子,堂堂不虚,到佛入灭之时,那修出成就者加起来数目就非常大了。【从是已后,诸声闻众、无量无边不可称数。】这是大通智胜如来说法的成就,证得小乘声闻者有无量无边之多。
那最初来到大通智胜如来道场的十六王子现在修得怎么样?
【尔时十六王子、皆以童子出家、而为沙弥,诸根通利,智慧明了,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,净修梵行,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】听了大通智胜如来说法以后,十六王子放下了世间的荣华富贵跟佛出家了。这个出家非同小可:能够放下到手的权利与富贵,去过苦行僧的日子,说明他看破、放下了,日后必定有大成就,他们出家,绝不是一时的冲动。
【皆以童子出家】。童子,即童真。十六王虽然出生在帝王家,但没有染上富贵人的通病,纯洁善良,不染淫欲。富贵人的通病是什么?骄纵淫欲。我们看看红楼梦,里面的人物都是些什么素质:贾赦、贾珍、贾琏、贾蓉,薛蟠等等豪门子弟,吃喝嫖赌,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,欺强凌弱,横行霸道,这就是富贵病。得了这个病,富贵也自然享受不长:大厦倾公府末路,荣宁二府最后的悲惨结局,正所谓倾巢之下,无有完卵!主人公贾宝玉看破红尘出家了。
豪门如是,王宫内部的明争暗斗更为险恶。大通智胜如来的后宫如何?世间法都一样:人人都处在名利是非当中,那有个清净地方呢!悉达多太子当年弃位出家,就是看到破这一真相。虽然太子降生之时,有千佛跟随太子出生人间,其中十六国王都非等闲之辈,但周围绝大多数都是凡夫众。释迦族的灭亡,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大事件,灭亡的原因,归纳起来就是争名夺利惹的祸。释迦族的政权移主,那个王朝又能久远呢?名利场中,是非之地,到底谁对谁不对?都是一身脏,谁也别说谁,轮回业果本来如是。能发一念出离之心,这太宝贵了。
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,这是人家的深厚善根与福德,说明十六王子不是普通凡夫。普通人进了富贵地,那如同被粘在胶板上一样,走不脱了。【而为沙弥,】这是他们在父王大通智胜如来座下开始了苦行僧的生涯。【诸根通利,智慧明了,】这表现在行持上,是专精修为,严持戒律,烦恼断的非常快速。人只所以愚痴蒙昧,就是名利心太重,所谓利令智昏。
陷在名利当中,能不能参透佛教的精髓?不能。这个人可能家里供着一部《大藏经》,今天翻这本,明天翻那本,满肚子都是佛教名词,可他的行为一塌糊涂:自私自利,刚愎自用,飞扬跋扈,与菩提大智严重背离,处理问题也是非不明,袒护恶人,冤屈良善,唯利是图,这就是诸根不通利,没有智慧。
【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,净修梵行,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】这是十六王子谦虚好学,尊敬他人。具体如何说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0九集,二0二五年五月十八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