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第111集

慧利 2025年6月18日15:21:36
评论
4

《法华经》卷三 化城喻品
【尔时彼佛受沙弥请,过二万劫已,乃于四众之中、说是大乘经,名妙法莲华、教菩萨法、佛所护念。说是经已,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,皆共受持,讽诵通利。说是经时,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,声闻众中、亦有信解,其余众生、千万亿种,皆生疑惑。佛说是经,于八千劫、未曾休废,说此经已,即入静室,住于禅定、八万四千劫。是时十六菩萨沙弥、知佛入室、寂然禅定,各升法座,亦于八万四千劫、为四部众、广说分别妙法华经,一 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,示教、利喜,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学人当中,学习《法华》的人不少,可真正参透《法华》玄义的人有几个?就我见到的所谓老修行人,《法华经》,他是读了不知道多少遍,《楞严》也读了不知道多少遍,收获是什么?他自己也说不清楚。【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,皆共受持,讽诵通利。】这句经文对我们的启示太深了:如若参透了法华玄义,就没有人再肯背着一大包书本皓首穷经了。因为佛说的诸经是路标、示月的手指、过渡的船筏,真正修行用功,古大德说得好:三藏十二部,留与他人悟,八万四千行,饶于别人行,我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专精到底,省事省力收获大!
正因为十六王子得到了这一秘诀,他们有资格代佛说法了。
【说是经时,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,声闻众中、亦有信解,】说个实在话,我们学习了《法华》,你有什么收获?说不上有什么收获这才是老实话。如若谁说他收获很大,那他一定是提炼出了其中精华。可迄今为止,我看到大众传阅的法华各讲,发现念佛秘诀的人极少!也就是说,大多数人学了一场热闹佛。十六菩萨沙弥,就是十六王子,他们修习《法华》,收获正在这里。【声闻众中、亦有信解】,这句经文很多人不知道意思。
有位大德给我说:声闻,缘觉,这类学人最反感净土法门,任佛怎么说,他们都不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为什么这样固执呢?他们用自己的老经验评判净土一法:我们修了无量阿僧祇劫才证了个小果须陀桓,半在轮回半在圣,凭什么凡夫众念个三五年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出了轮回、而且迅速成佛!这他绝对不相信:一叶障目,不见森林。
而且,他们还有一番说词:那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呢?我们现在就过的不错!天上住腻了到人间玩玩,人间住腻了上天去走走,悠哉乐哉,去极乐世界干什么?至于什么时候成佛,忙什么呢!这是他的偏见。天上人间都属于三界,既然身处三界,就难免不受烦恼习气的诱惑,想将见思、尘沙、无明三大烦恼断尽,佛说,最基本要三大阿僧祇劫!
这之间所浪费的时间够多了。而在天上人间来回七返,是小乘声闻能做主的吗?无可奈何而已。他本来住在天上,为什么又回到人间来?他的行为耗尽了天福,天界不容纳他了,他只能堕回人间来。这对他们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:天上的物质享受与人事关系,再怎么说都比人间好得多,除过佛圣随缘度化众生,舍兜率,降王宫、弃位出家之外,声闻众没有这么高的境界,他从回人间,那是抵抗不了烦恼习气,被业力拉回来的。
等他发现自己堕下人间,那个痛苦就跟凡夫堕在恶道一样难受。只不过他堕落的底部在人道、不会堕下三途而已,这就够他受的了。他天上人间七次往返,是炼狱,不是享受,因为他还有浓厚的烦恼习气,见思烦恼还未断尽,他那能心静如水呢!而他七次往返天上人间,最后是怎么进修到四果位的?深参到三界通苦,放下了名利是非的牵缠。
虽然他证到了四果位,这中间受了多少苦、浪费了多少时间?我们比较一下就完全明白了:凡夫众,那怕造了五逆十恶大罪的,临终一念觉悟往生极乐世界,花开见佛也就十二大劫,花开见佛就是成就佛果。而他靠自立法门修行,证个小果声闻,已经耗费了不知道多少个阿僧祇劫,再由初果证到四果,天上人间七次往返,少说也得一、两个阿僧祇劫。
下下品往生极乐世界者已经功成圆满,示现成佛千次万次了,他还在摸索如何修到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耽误浪费的时劫太多了。未修到圆满佛果就有烦恼与痛苦,等觉菩萨尚且如是,更何况小小声闻众呢!因此,【声闻众中、亦有信解】的这个信解,就是他开始参研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了,这是个很可喜的事。
诸佛兴世说法,听众悟到什么程度佛最满意?彻参净土一法,佛最满意,这是善导大师亲口说的,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。原话是这样说的:如来所以兴出世,唯说弥陀本愿海。释迦佛如是说,大通智胜如来还有什么新的发明创造?佛在娑婆世界说法如是,在华藏世界说法亦复如是,没有说出比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更高明的法门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关于这个话题,我们还要好好深思,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一十一集,二0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