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第113集

慧利 2025年6月18日15:22:21
评论
4

《法华经》卷三 化城喻品
【一 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,示教、利喜,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在八万四千大劫当中,十六王子沙弥度化众生的成就如何?每个人都度化了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之多的众生!成就如此之大,这在《法华》上是句经文,可他们所受的艰难困苦,诸佛菩萨都有深刻体会:众生不好度。好不容易跟他结个法缘,他一次生死忘掉了,即便下次再遇到他,又得从新提示,这还算好的。大多数众生堕下三恶道,他不肯修学了,还有未堕三恶道者,在佛门修了一点痴福,当初学佛的愿心退转,享福去了。等等原因,正所谓鲤鱼新产子,菩萨初发心,成活率太低。
为了接续学人的慧命,十六王子沙弥出驴胎,钻马腹、下地狱,启发众生继续修佛,持之以恒,不疲不厌。示教,是以身作则,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。化作同类身度化三途六道不同身份的众生,给众生作榜样。利喜,是随顺众生的爱好而相机教化。十六王子就这样孜孜不倦。
【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,从三昧起,往诣法座、安详而坐,普告大众:是十六菩萨沙弥、甚为稀有,诸根通利,智慧明了,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。于诸佛所,常修梵行,受持佛智,开示众生、令入其中。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。所以者何。若声闻、辟支佛、及诸菩萨,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、受持不毁者,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、如来之慧。】
八万四千大劫,凡夫众觉得很漫长,可佛圣的境界没有时差。【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,从三昧起】,这个三昧说明了什么?八万四千大劫之长,大通智胜如来安住在清净自在当中,没有杂念妄想,只待众生缘熟,佛圣的定功到了登峰造极。佛出定以后,又回到道场升坛说法,首先表彰了十六沙弥,因为他们接续了佛的法炬,没有停止度化众生。
大通智胜如来赞叹十沙弥:【是十六菩萨沙弥、甚为稀有,诸根通利,智慧明了,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。】诸根通利,是六根清净,六通具足。我们看,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,这是觉悟以后,十六王子沙弥的所作所为:供养诸佛,度化众生,身口意三业都在发挥正能量。时劫不会因为谁是凡夫就停留不动,也不因为谁是圣者就飞速奔跑,同样过了八万四千劫,迷惑颠倒的凡夫众做了什么成绩?不过重复轮回业而已,可怜又可恨。
说六道凡夫可怜,我们在受恶报的时候,被冤家债主摧磨,看起来确实很可怜;而说我们可恨,当人造作杀盗淫妄诸恶,未曾停息。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从无始劫造作到现在,毫无意义。是该觉悟了,要向佛圣学习,停止轮回业。
【于诸佛所,常修梵行,受持佛智,开示众生、令入其中。】修行者,自己懂得的,就要传播给有缘同修,我自己虽然修学程度有限,但比之一点都不懂的人,这点经验就很宝贵,特别是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求生极乐世界,如果那个有缘同修听到心里去,老实干起来,我就当下度成了一尊佛,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!世界上最大的善事,莫过于自己学好,也教别人学好。因此,中国的古人早就总结出来: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
十六沙弥自觉自愿,吃苦耐劳,不计得失,在恩师灭度以后的日子独当一面,扛起了教化大众的重任,让正法传承下来。虽然他们的智慧德能没有到达佛果位,但他们依据恩师留下的诸经如法教化,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法讲得通俗易懂,无数大众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了。出定后的大通智胜如来慧眼所见,不胜赞美。修行,就是上求佛果,下度众生,十六王子做到了。
【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】,这是大通智胜如来鼓励座下大众学习十六王子、供养十六王子,支持他们说法度众。【所以者何。若声闻、辟支佛、及诸菩萨,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、受持不毁者,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、如来之慧。】这是佛对十六沙弥说法的肯定,肯定他们的说教是对的。其中的深意是什么?十六沙弥说活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号招声闻、辟支佛、及诸菩萨听十六王子说教,就是大通智胜如来殷切劝说三根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
【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、受持不毁者,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、如来之慧。】这是十六王子说法与大通智胜如来一致,不违师命,这样的修行人距离成佛近在咫尺。能认真听取十六王子教化者,与听佛说法没有两样,都能成就佛果。事实证明,释迦佛入灭以后,古今大德续佛慧命,传承正法,听大德们说法也起到了与听佛说法一样的功德。
十六沙弥后来成佛了,后面的经文提到了这一点。十六沙弥当中,其中两尊就是我们熟悉的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佛。有的同修又要问了:那时候阿弥陀佛还没建造极乐世界,十六沙弥菩萨如何向大众说净土一法呢?这个问题不难解释,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一十三集,二0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