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卷三 化城喻品
【导师多诸方便、而作是念,此等可愍,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。作是念已,以方便力,于险道中,过三百由旬、化作一城。告众人言:汝等勿怖,莫得退还。今此大城,可于中止,随意所作,若入是城,快得安隐。若能前至宝所,亦可得去。是时疲极之众、心大欢喜,叹未曾有:我等今者、免斯恶道,快得安隐。于是众人前入化城,生已度想,生安隐想。】
我们试想,诸佛度化众生,如果没有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,谁还有信心修行下去、谁还愿意继续跟佛修行?靠自力法门修行,罗汉有住胎之昏,菩萨有隔阴之迷,更何况凡夫众!【若入是城,快得安隐。】这是诸佛对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者的保证。学习过《无量寿经》的同修对极乐世界都有全面的认识。
比之极乐世界的修学环境,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,修行条件实在不如意:其一是生活的压力,物质条件极为贫乏,拖家带口,有心精进修行,拖累太大,不得不为生活四处奔波,那有时间与精力安心办道呢?二是感情纠结,我们处在五浊恶世,不是遇到别人纠缠自己,就是自己贪恋他人,想清修,一不小心就陷入情网割舍不下;三是善知识难遇,不信,你到处走走看,难得遇到一个专精修学的道场,也很难遇到会观机、善于指导初学的师父。
学人进了寺院,往往是师父修什么法门,就强迫来人跟自己修一样的法门。师父修禅或者修密,你在这个道场不顺应他,就无法立足,师父不容忍你的。这样的师父不是带领一批人积极向上,而是带倒一大片修行人。在这样的修行氛围下,没有几个人能逃此一劫,不知不觉与恶势力混在一起,最后修下三恶道。
四是寿命短促,好不容易摸索出修行的要领,准备专精修学,寿命尽了。等等,种种障难将初发心的修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,即便遇到佛法,修行的理论方法不正确,适得其反。这样下去,从无始劫修到现在,还是老样子,谁不累呢!而专精一句佛号念到底,身心依托在极乐世界,万缘放下,临终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以后,相关障碍都解除了,正所谓无事一身轻,快得安稳。
【若能前至宝所,亦可得去。】这是善知识大导师对学人的又一次保证:你们进了化城,想养精蓄锐休息也行,想从化城直捷去藏宝地,也行!这就太理想了,谁听了这个话都愿意进化城:我原来生活的地方远远不如化城的条件好,我为什么要退回原来的住地去呢!我住进化城以后,也将放心不下的亲人都接来,岂不更好!我想到目的地去获宝,化城里面也不耽误行程,这样理想的地方为什么不去呢!
很多同修错误的认为,修苦行才能成就佛果,极乐世界那样优越,到了极乐世界要堕落的,这是多余的担心。极乐世界的设施,不给任何往生者提供贪机:七宝应有尽有,就跟我们这里的空气一样,谁还起贪心占有?六尘说法,无论休息还是用功,传到六根的都是正能量,六根不受污染,怎么会退堕呢!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妙法,参透的学人确实不多。如果大众同修参透这一妙法,我相信,没有人在愿意用自力法踽踽独行了。
【是时疲极之众、心大欢喜,叹未曾有:我等今者、免斯恶道,快得安隐。】这是善根、福德、因缘成熟者,他们从无始劫到现在都用自力法门修行,任是善知识怎么劝说都不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还反过来嘲弄诋毁老实念佛的人。到现在,他不得不承认十方三世佛,阿弥陀第一。随之将三藏十二部,饶与他人悟,八万四千行,让于别人行,从此以后专精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了。
【免斯恶道,】是极乐世界无三恶道。阿弥陀佛的国无恶道愿,说得很明白。有恶道的地方,说明这里的人在造恶业。而国无恶道,原因是极乐世界的大众清一色是上善之人,没有人造恶。我们的修行功夫达到佛号能压住贪嗔痴慢、杀盗淫妄酒的念头与行为,就够上善人的标准了。这个门槛实在不高,人人能修到。
因此,古今大德都异口同声的告诉学人净土念佛一法,万修万人去。这绝不是安慰谁,也不是人为的夸张,是铁的事实。因为这个功夫不难修。其他法门要修出成绩,最低标准要断八十八品见惑,而净土一法,不需要断烦恼,只要佛号功夫压住烦恼就好,这太容易办到。
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,生已度想,生安隐想。】这是大众学人终于往生到了极乐世界,出离了三界,确实得度了;不再继续轮回,也确实安稳了。福无量,寿无量,跟着阿弥陀佛大导师不离左右,一切疑难迎刃而解,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到了藏宝地,回归常寂光净土,成佛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二十一集,二0二五年六月四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