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卷四 授学无学人记品
【阿难面于佛前,自闻授记、及国土庄严,所愿具足,心大欢喜,得未曾有。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,通达无碍,如今所闻,亦识本愿。尔时阿难而说偈言:世尊甚稀有, 令我念过去, 无量诸佛法, 如今日所闻。我今无复疑, 安住于佛道, 方便为侍者, 护持诸佛法】。
尊者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,是他对比释迦佛一世所说之法,与过去无量诸佛说的一样。佛佛道同,不会因为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而说出两样法,诸佛的教材是统一的。这一点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了: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,无量无边的诸佛,教化众生的理论方法都是断恶修善,去伪归真;无量无边、不同程度的修行众,都被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,与释迦佛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内容并行如一,这就是佛法。
成佛以后的境界是什么?佛圣已经用诸经表露给学人。【通达无碍】,是尊者熟悉了佛圣教化众生的理论方法,跟一尊佛学习,就是跟一切佛学习。【如今所闻,亦识本愿】的如今所闻,就是释迦佛所说的诸法。而亦识本愿,即是诸佛度化众生的大愿大行:信而好古,述而不作,今佛只是重复了古佛的说教。
释迦佛如是教化众生,供养六十二亿诸佛,护持法藏,而成佛以后的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也是这样教化众生,不会标新立异。如此,即便阿难尊者不示现成佛,他在日后复讲佛经的过程中,已经完成度化众生的大愿,将诸经复讲得活活泼泼。
【无量诸佛法, 如今日所闻。我今无复疑, 安住于佛道】。 这是尊者向大众报告自己的心得体会,我们听了感想如何、如何去疑生信、安住佛道?还是那句老话题:本本分分作人,老老实实念佛,诚诚恳恳求生极乐世界,不要异想天开发明创造,诸佛用经验告诉我们,这样修持是最完美的。
给阿难尊者授记成佛以后,佛接着给罗睺罗授记成佛。
【尔时佛告罗侯罗:汝于来世、当得作佛,号蹈七宝华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,常为诸佛而作长子,犹如今也。是蹈七宝华佛,国土庄严,寿命劫数,所化弟子,正法、像法,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,亦为此佛而作长子。过是已后,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】。
阿难尊者是古佛示现作小乘学人,罗睺罗尊者是什么果位?同样是古佛再来,而且生生世世示作诸佛的太子。示现作佛的太子,这可不容易。普通人一旦生在富贵荣华地,打死都不肯离开,可罗睺罗尊者不一样,他很顺利的跟佛出家了,这要多大毅力!如果不是古佛再来,谁又能舍得到手的王位与富贵?尊者的魄力不就跟悉达多太子当年出家一样吗!
罗睺罗尊者成佛以后,佛号蹈七宝华如来。在尊者示现成佛之前,他将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,常为诸佛而作长子,犹如今也。生生世世发愿作佛的长子,虽然也是配角,但度生力量却不容忽视。从释迦族灭亡的事实来看,跟佛出家,这条路走对了。出家人严持戒律,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,修平等心,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,这就是他们逃过琉璃王灭族的妙诀:给世人展示了共业当中有别业,跟随圣贤行持,必定逢凶化吉,遇难成祥。
释迦佛身边没有一个闲角色,个个都用实际行动启示大众。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我为太子时, 罗侯为长子, 我今成佛道, 受法为法子,于未来世中, 见无量亿佛, 皆为其长子, 一心求佛道。罗侯罗密行, 惟我能知之, 现为我长子, 以示诸众生。无量亿千万 ,功德不可数, 安住于佛法, 以求无上道】。
我们看这个安住于佛法, 以求无上道,这里面的意思有多深:诸佛恒顺众生的功夫到位了。罗睺罗,译作覆障。这个名字怎么来的?缘于他太可爱,令父亲割舍不下:悉达多太子当年出家的时候对他非常牵挂。车匿带着佛刚要偷偷离宫,罗睺罗就在睡梦中哭醒过来,他的母亲耶输陀罗也被吵醒,悉达多太子数次出家未果,就给他取名覆障,牵缠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四十九集,二0二五年七月九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