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第150集

慧利 2025年8月12日17:00:02
评论
11

《法华经》卷四 授学无学人记品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我为太子时, 罗侯为长子, 我今成佛道, 受法为法子,于未来世中, 见无量亿佛, 皆为其长子, 一心求佛道。罗侯罗密行, 惟我能知之, 现为我长子, 以示诸众生。无量亿千万  功德不可数, 安住于佛法, 以求无上道】。
同修大众,有不少人道业成就不了,就因为放不下亲情。罗睺罗示现作佛的长子,就是启示修行众,要想成就道业,就得放下亲情的牵缠。不放的话,都将同归于尽,成为六道轮回的牺牲品。六道众生谁也救不了谁,即便最亲密的父子关系也不例外。而众生之间的关系是酬尝业债,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而已,缘份一旦尽了,不是各走东西,就是反目为仇。
而转世缘为法缘,共同修持出世之法,则意义非凡。如果释迦佛当年不将儿子与妻子、还有母亲度出家的话,他们就难逃琉璃王的血洗,死而轮回,苦难无尽。人们总认为修行人放下名利去过苦行僧的日子,跟傻子一样,目光往长远看,结果还是出家人最为吉祥。红尘浊世,名利是非,互相杀伐,乱纷纷你复唱罢我登场,最后的结局都很悲惨,没有赢家。在古印度众多的国王当中,释迦佛的结局最为圆满,罗睺罗太子也最吉祥。
【我今成佛道, 受法为法子】的法子,是法王子大菩萨,能够荷担如来家业者,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是也,罗睺罗尊者的境界与四大菩萨不相上下。
【罗侯罗密行, 惟我能知之】,罗睺罗尊者的真实身份,佛知道,知道他是古佛再来。而尊者对佛门作出的贡献,佛高度评价说:【无量亿千万  功德不可数】。 说明尊者不是等闲之辈。佛说出阿难与罗睺罗的真实身份,给他们授记成佛以后,心里犯嘀咕的新发意菩萨八千人没话说了,我们也没话说了:原来阿难与罗睺罗都是古佛再来,佛给授记成佛只是为了让大众更好的跟随未来的新佛修持而已。千佛联手度化众生,并不受亲疏的影响,佛圣一视同仁。
【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,其意柔软,寂然清净,一心观佛。佛告阿难: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否。唯、然,已见。阿难,是诸人等,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,恭敬、尊重,护持法藏。末后、同时于十方国、各得成佛,皆同一号,名曰宝相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寿命一劫。国土庄严,声闻、菩萨、正法、像法、皆悉同等】。
阿难与罗睺罗,在当时的僧团都是有名望者。由于时间的久远,僧团的其他学人都被后人遗忘了,可他们也是古佛示现作释迦牟尼佛度众的配角,学无学二千人就是。任何法师升坛说法,座下听众当然越多越好,可普通人,谁有耐心听佛讲说?一是杂务缠身来不了,二是境界太低,对佛所说的诸法没有兴趣听下去。让他们去看魔术、电视剧、看看戏,他积极性很高,听圣贤说法,他没那么高的素质。
这种情况下,诸佛就示现作听众,有男女老少,在家出家,来给释迦佛庄严道场,他们听讲的积极性很高,会会必到。因为有他们作影响众,带动凡俗之人的善根,人们也陆陆续续来学习,这个作用力当然不可小看。人们长期听闻佛法,也修出了成就。这些诸佛生生世世作影响众,外显卑微,内存谦和,协助诸佛说法,很有耐心,释迦佛也给他们授记成佛。
【其意柔软,寂然清净】。 这是学无学二千人的修学态度,虽然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与籍惯,可这些人心地清净柔和,释迦佛知道他们是古佛再来,因为凡夫众没有这样的素养。其意柔软,就表现在与人无争,于世无求,跟谁都合得来,能适应顺逆境界。寂然清净,则表现在对名利是非安然不动,穷到一箪食一瓢饮,也不与世俗大众同流合污,甘守清贫,这二千众就如是。
佛以问代答,对阿难说,你看到这二千众了吗?阿难尊者回答说,看到了。佛问阿难的目的,就是提示大众的注意力:默默无闻的二千众也要成佛了,释迦佛就此给他们授记。他们日后在其他佛座下也这样示现配角,成就诸佛说法,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以后,以佛身度化众生的机缘成熟了,佛号叫作宝相如来。
【尔时世尊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是二千声闻, 今于我前住, 悉皆与授记, 未来当成佛。所供养诸佛, 如上说尘数, 护持其法藏, 后当成正觉。各于十方国, 悉同一名号, 俱时坐道场, 以证无上慧,皆名为宝相。 国土及弟子, 正法与像法, 悉等无有异。咸以诸神通、 度十方众生, 名闻普周遍, 渐入于涅槃。尔时学无学二千人、闻佛授记,欢喜踊跃、而说偈言:世尊慧灯明, 我闻授记音, 心欢喜充满, 如甘露见灌】。
听到释迦给自己授记,二千学无学人都很高兴,作偈赞颂了佛。授学无学人记品到此探讨圆满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五十集,二0二五年七月十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