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无量寿经讲记第13集

慧利 2020年7月19日07:50:36
评论
569

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

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 译

主讲:印正老师

【一时,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,与大比丘众,千二百五十人俱。菩萨三万二千,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】

我们继续探讨善导大师的解文【又一时者。阿阇世正起逆时。佛在何处。当此一时。如来独与二众在彼耆阇。此即以下形上意也。故曰一时】

善导大师提醒我们,《观经》讲说的机缘,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阿阇世。阿阇世杀父囚母,母亲尝试到人世间的苦难,萌生出离之心。朝中的政变,释迦牟尼佛虽然处在灵山清净地,知道得清清楚楚。

至于谁来执掌朝中大权,事情如何演绎,佛并不关心这些。佛所关心的,是当事人如何觉悟,不再执着参与人世间的纷争。

俗话说,一只巴掌拍不响。摩揭陀国,这次震惊全世界的政变,儿子阿阇世诚然不对,但做父亲的也不能说是无辜的,一切事情的发生离不开因果。有果必有因。佛要做的工作,是说法觉悟当事人,让双方在这起事件当中吸取教训,继往开来,修成圣果。

【二言佛者。此即标定化主。简异余佛独显释迦意也。三从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如来游化之处】

【标定化主】就是指定释迦牟尼佛。佛在摩揭陀国的活动范围,主要在王舍大城,灵山之上。没有特殊事情,佛轻易不到王宫去。

佛陀的日常生活是三点一线:说法,托钵,静坐。外面发生的惊涛骇浪,破坏不了佛的禅定。我们在《金刚经》上,看到佛,就是这样生活的。

须菩提尊者,看出了其中的深意。佛陀一辈子处乱不惊,只说法度众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佛就是这样做到底的。

想一想,这个功夫,普通人根本做不下来。谁能把自己一辈子都定位在这里,谁就能够修成正果。那我们大家看看自己周围的同修,那个不是跑来跑去,心定不下来?

修行,首先要定下心来,跟定一个好师父,一门深入,长时精进。东林祖庭,慧远大师与他的123修行众,不就是这样修行的吗!人家是30年不下山,跟佛陀当年住在灵山一样,如如不动。

【一游王城聚落。为化在俗之众。二游耆山等处。为化出家之众】

善导大师说,佛到王宫,或者其他的村落,一定是受在家大众的邀请,为说法而去的。而在灵山,则是度化出家众。佛去那一处,都是为了说法。

普通凡夫不一样,在家里住的不耐烦了,就跑出去到处旅游,消磨时间。或者去歌舞场合,茶楼酒肆寻刺激。把自己的能量消耗在不相干的事情上。同样是一辈子,众生与佛,敢比较吗?我们不服气佛,没有理由的。

佛所说的每一部经,都是清净心中自然流露。凡夫众做演讲,做文章,都围绕着自己的利益,该说的话,如果对自己没有好处,就不敢说了。

文人的拍马溜须,巴结讨好权要,是为人所不齿的。佛不这样,我们看看佛的诸经,就知道佛的品质不一般。

佛住世当年,座下弟子,国王就有十六位。但佛很少去拜访他们。佛不给众生添麻烦。

没有什么事情,不要打扰人家,更不要浪费自己用功的时间。时间对我们来说,一去不复返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佛的示现,有道理的。我们看佛经的每一句,要看出门道来。

【又在家者。贪求五欲相续是常。纵发清心犹如画水。但以随缘普益不舍大悲。道俗形殊无由共住。此名境界住也】

善导大师说,修行,出家人比在家人成就高。这是正法,象法时期的普遍现象。善导大师是初唐时人,距离现在1400多年。那时的佛教界,风气还好。出家的条件非常严格。皇帝亲手抓佛教,佛弟子的度牒,是由皇帝发给的。条件不够,出不了家的。

因为有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,出家众千锤百炼,寺院庵堂都是弘法的道场。出家众精进修为,当然成就高。而在家众,就差远了,大家都有家舍,衣食住行,处处都是修行的障碍,成就远远落在出家人后面。虽然如此,在家众设坛,请佛讲经,佛也去。度到哪一步算哪一步,这是佛的不舍众生。

【道俗形殊无由共住】因为大家的差别太大,出家人跟在家众修不到一起。一个要精进,一个要贪玩,这样情况下,佛是不允许在家众影响出家众的。讲经说法也一样,在家人要听经,佛就单独给他们说法。

【此名境界住也】

【境界住】就是随缘说法。我们年轻时,还听到这样的口头禅:宁在大庙睡觉,不在小庙办道。就我的看法,现在的大庙小庙,道风比之20年前,退堕了很多。我绝不主张大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随便出家,出家不如在家修行好。末法时期,大家有目共睹:在家众的成就高于出家众。说明了什么?说明寺院庵堂,出家人修行困难大。

我先后住过好几个寺院,其中最长一口气住了五年,几乎不出山门。但到最后,还是回来了。为什么回来呢?人家赶你出来!

为什么赶你?讨厌你一门深入,精进念佛!讨厌你讲经说法!寺院是企业,不围绕着经济建设服务,大家就不要你。

可能,现在的寺院庵堂大多数都成这个样子了吧!我可没有时间一个一个去调查!走的这几个寺院,基本上都一样。所以,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念佛好。
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
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,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,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,让鄙人及时觉悟,当下改过。

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

第十三集

二零二零年七月十八日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