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
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 译
主讲:印正老师
【“欲生彼国者,当修三福:一者、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;二者、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三者、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如此三事,名为净业。”】
我们再探讨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
众戒,就是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标准,圣贤君子的行持。威仪,就是规矩。世间法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,不照规矩行事,就是触犯仪规,带给别人诸多的烦恼,不应该的。
那我们说,众戒,具体是什么标准呢?就佛家的大戒来说,比丘几百条戒,比丘尼几百条戒,这么多的戒,核心是什么?还是五戒。由五戒展看细说,就很多了。五戒再扩开一步,就是八戒,我们在前面给大家报告了。
佛家的三坛大戒,做为在家众,我们没有机会接触到,但这并不遗憾,还有别的办法做到与大比丘比丘尼一样的功夫。为什么比丘比丘尼的大戒我们不知道多少呢?
在这方面,佛家还有一些禁忌:不受大戒,不能看。原因就是,大家看了诸多细戒,容易造口业,给出家人找毛病。因为,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。这话怎么说呢?南宋以后,修行人素质普遍下降,持受不了细戒,比丘有,但都是名字比丘,有名无实。
就包括藕益大师,都承认自己没有受持大戒的功夫。大师为了应合信众,受了大戒的形式,下来马上在佛像前退戒,做不到就是做不到,他老人家不敢欺骗佛菩萨。现代呢,就更不用说了,关于三坛大戒,我们就免说了,说多了造口业,人家不高兴,要找我们麻烦。
但佛在净业三福提出具足众戒,我们依何为标准,该怎么做?就依《弟子规》做起。《弟子规》是公开的,男女老少都可以学,没有什么这样禁忌,那样保密,我们大大方方的去学,再持好五戒,随缘落实十善,就跟大比丘,比丘尼没有什么两样了。省去了交戒费,还有诸多麻烦,功德一样的。
那我们就随缘将《弟子规》当中要紧的部分参考学习。
弟子规,圣人训。首孝悌,次谨信。泛爱众,而亲仁。有余力,则学文 。这是《弟子规》的总叙,全部内容都在这里。经文一开头就明确的说,《弟子规》是圣人的说教,这位圣人,名号虽然不叫做释迦牟尼佛,但教学的精神,与释迦牟尼佛是一致的。圣人的思想境界是等同的,说教的精神当然也是等同的。
首孝悌,是伦常道德,次谨信,是为人处世诚心小心,不可出错。
泛爱众,就是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,普皆供养。
而亲仁,就是称赞如来,亲近善知识。
有余力,则学文。是教我们力求落实圣贤教育,而不是在理论上绕来绕去,做嘴皮子生意。
总叙下来,首先让我们力行孝道:入则孝。这个入,就是在家里。一个家庭,就是个小团体,团体的带头人就是父母亲。鸟无头不飞,车无头不行,家庭也不例外。能孝敬父母,就能忠于国君,忠与孝,是一体。
那我们如何尽孝呢?
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,父母大声叫儿女的名字,肯定是有什么急事,没有事,父母轻易不会打扰子女。
父母的心,对子女永远是慈悲的。我们小时候玩得正高兴,父母亲都不忍心扫孩子的兴,自己一个人能干动的事情,都不惊动孩子。除非自己实在干不动,就喊孩子来帮忙。
所以,听到父母叫喊自己,就赶紧过去,不要找理由不理不睬。
跑到父母身边,爸爸妈妈让你帮忙做事,就跟父母一起干活,不要偷懒。这是做子女最基本的底线,父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,孩子如果不给父母减负,反倒好吃懒做,让父母生烦恼,成何体统!
树立伟大人格,要从小做起,对父母都不懂得心疼体贴,你还有什么良心,还能对谁好呢!还能干出什么大事呢?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,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,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,让鄙人及时觉悟,当下改过。
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
第六十四集
二零二零年九月七日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