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145集

慧利 2021年9月13日09:35:18
评论
332

《楞严经》讲记

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

主讲:印正老师

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,印正感恩大家了!

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。

我们继续探讨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。
【阿难。如汝所明。眼色为缘。生于眼识。此识为复因眼所生。以眼为界。因色所生。以色为界。阿难。若因眼生。既无色空。无可分别。纵有汝识。欲将何用。汝见又非青黄赤白。无所表示。从何立界。若因色生。空无色时。汝识应灭。云何识知是虚空性。若色变时。汝亦识其色相迁变。汝识不迁。界从何立。从变则变。界相自无。不变则恒。既从色生。应不识知虚空所在。若兼二种。眼色共生。合则中离。离则两合。体性杂乱。云何成界。是故当知眼色为缘。生眼识界。三处都无。则眼与色。及色界三。本非因缘。非自然性】
我们再探讨【若色变时。汝亦识其色相迁变】这句经文意思是什么?

我们总是被境界所转,念念变迁,见红说红话,见绿说绿话,没有主心骨。眼睛看到自己喜欢的就高兴,不顺眼的就讨厌。不但物相上如是,人事关系也如是。十八处,这个处就是停留,我们现在与将来的处境如何,自己心里要有数,数是什么,数,就是你整天在想什么,在干什么。如是因招如是果,明白人不会做糊涂事。

我们周围有一个例子,一对夫妻生了个天才儿子,大家都很惊奇,但这家丈夫心里有数,他知道这个孩子的来历。原来,这一家弟兄两个,父母早亡,哥哥拉扯着弟弟好不容易长大,接着,哥哥成家了,娶了嫂嫂,嫂嫂也是穷人家的闺女,心很好,对从小失去母亲的小兄弟很疼爱,有口好吃让着弟弟,一家三口,穷日子过的很快乐。弟弟很聪明也很懂事,可是,不幸得了重病,活不了多久,夫妻两伤心至极。懂事的弟弟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后,为了安慰兄嫂,强忍着痛苦说自己没事。就这样拖了一段时间,嫂嫂快生孩子了,住在医院,跟弟弟的病房在同一栋楼。

这天,弟弟病更重了,医生给哥哥说,弟弟今天可能活不出去,哥哥很痛苦也很伤心,怕将要生产的妻子受影响,没有告诉她。弟弟看着哥哥,用最后一点力气说,你们不要伤心,我们永远不分开,我去看嫂嫂,孩子出生没有呢?

说完,闭上眼睛不再做声,也就在这时,医生通知哥哥,嫂嫂要生了,一边是生产的妻子,一边是将要断气的弟弟,哥哥不知道该顾那一个他泪眼模糊,看着弟弟,令他惊奇的是,弟弟忽然从床上爬起来,往外走,他看着看着,也不知不觉的跟着弟弟上了楼,一直走到妻子的产房那里,弟弟回头看了哥哥一眼,义无反顾的走进产房,再也没有出来。他进去的时候,也没谁拦他,可产房已经传出新生儿的哭声,医生出来恭喜哥哥,你妻子生了大胖儿子,怎么谢我们呢!哥哥还没笑出来,底楼下他快下去,他的弟弟断气了。哥哥这才如梦初醒,刚才上楼的不是弟弟,弟弟濒临命终,他那能走这么多路呢!但他看的非常清楚,他还以为卧床多日的弟弟康复呢!僵立不动的哥哥,明白了,弟弟已经二世转来,做了他的儿子。
这孩子很听话,能记起他前生的事情,刚会说话,就吞吞吐吐的给父亲说,他走进产房,看到嫂嫂的孩子很可爱,他舍不得离开,抱起孩子不肯放手,一不小心,自己就变成孩子。经常反复说这话,外人听了都笑话,哥哥知道实情。这孩子很孝顺,很懂事也很聪明,后来大学毕业,很有出息,标准的忠良孝子。这就是众生的处,处在某地,不是偶然的。为报兄嫂之恩,魂尤不舍。如此坚定的决心,谁都拦不住。

【若色变时。汝亦识其色相迁】变的这个色,不单指赤橙黄绿青蓝紫,而是一切人事物。与你有恩有怨的人,无论他在那一道,是什么身形,如何变化,你都能找到对方,认识对方,间隔多久都忘不了。人如果没有定力,心绪浮躁,生活就没有次序,乱成一团。

佛接着说【汝识不迁,界从何立】佛的意思是,如果我们意志坚定,不为名利财色所诱惑,界限就被打开,没有彼此之分,没有恩仇执着。眼睛修出定功,在见中得定,初果须陀桓的天眼通不就出现了吗!把眼睛叫做天眼,说明它的作用无所隔碍,畅通无阻。

我们再看经文【从变则变。界相自无】这是佛教弟子现一切相,恒顺一切众生,平等普度,随缘不变圣贤本质。佛陀确实是这样的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,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,六道十八界,那一处没有菩萨!众生托佛菩萨的福,依众生所造之恶,地球早就毁灭了,但有菩萨住在中间,我们安然无恙。佛圣的定功就这样深,身处五浊恶世而不接受污染,清白来清白去,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佛的立足处,没有界限。界限是凡夫众分别执着出来的,把这些烦恼去掉,太虚沙界,都是一个我。

【既从色生。应不识知虚空所在】佛说,众生的分别执着害死人!要不得!分别执着眼界是色相造就的,如果处在虚空,你的眼界不就落空了吗!这话讲不通的。

【若兼二种。眼色共生。合则中离。离则两合。体性杂乱。云何成界】这就是第一卷经文上,阿难等众打的擦边球,把眼界立在空有两界之间,既有也无,那如果将两者分开,又完了!这是强词夺理。对于眼界,佛告诉我们,那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假相,

【是故当知眼色为缘。生眼识界。三处都无。则眼与色。及色界三。本非因缘。非自然性。】
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
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一百四十五集,二零二一年九月八日。

 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