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六
【十四者、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,现住世间诸法王子,有六十二恒河沙数,修法垂范,教化众生,随顺众生,方便智慧,各各不同。由我所得圆通本根 ,发妙耳门,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,能令众生持我名号,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,二人福德,正等无异。世尊!我一名号,与彼众多名号无异;由我修习 ,得真圆通。是名十四施无畏力,福备众生】。
观音菩萨教化众生的法门很明确,也是他自己千锤百炼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。什么呢?【由我所得圆通本根 ,发妙耳门,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】。什么能开发听觉功能?音声。那类音声通过耳闻进入心地,能将我们的烦恼断干净,让众生的身心微妙无尘,包太虚周沙界,打破对立与障碍、智慧显露出来?持名念佛!观音菩萨给我们作了说明。
我们看经文:【能令众生持我名号】。观音菩萨这句话,说到了佛法修行的精华上!那个法师大德能将净土法门的妙理说清楚,能让修行人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到底,他说法成功了。这个工作难度之大,要多少劫才能够完成?诸佛菩萨不计辛苦,生生世世教化引导众生,不疲不厌,给我们解说这一妙理,观音菩萨就是其中一个。成佛不难,难在众生听骗不听劝,固执己见,睁着眼睛走弯路!佛圣教给了我们上上微妙之法,可我们弃易学难,修得五花八门,将简单问题复杂化,生生世世走弯路!
我们这代人接触佛法的年龄,大都在三十岁上下,因为,三十岁之前中国大陆的佛教政策几乎没有恢复,对于佛家教诲,我们都是都是空白,乃至儒家道家的教化也很模糊,蹉跎了岁月,这是人生很大的遗憾,注定了这代人的命运很坎坷。因为,缺失了圣贤教育。没有正确的目标与方向,自己乱扑乱撞,邪师众多,我们失去的太多了。好不容易国家恢复传统文化教育,可遇到佛法,真的解决了当人的烦恼吗?实话实说,没有!这样好的佛法为什么没有解决我们的烦恼呢?是佛法不灵吗?不是,缺少善知识解说,大家都在探路杂修,乱抓一气,谁也帮不上谁。名义上进了佛门,其实还在门外。直到夏莲居老居士的《无量寿经》会集本问世,净老法师苦心孤诣的解说,才打开了我们的智慧宝库,大家才明白修行的妙理: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是佛法修行成就的秘诀。而修行众最终的归宿在哪里?这是个严肃的问题,夏会本给我们指明了方向:归宿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。如此,我们修行起来总算有了正确方向,广大佛弟子懂得专精一门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伟大意义,修行起来轻松愉快,不少人已经圆满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。
说净老法师是观音菩萨再来,说得过去;说他老人家是阿弥陀佛再来,也说得过去。那,《无量寿经》夏会本之父——夏莲居老居士是什么身份?有人说他是普贤菩萨再来,想想也有道理。近代印光大师相传是大势至菩萨再来,我们从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上能看出来,他是第一位从《楞严经》中提炼出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的大德。不是大菩萨再来,普通人发现不了这一精华。说到底,一切诸经都是《无量寿经》的前引,《楞严经》也不例外。观音菩萨在这里重申念佛法门的奥妙,正所谓佛佛道同!观音菩萨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成就的。为了让众生明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性,菩萨接着说:【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,二人福德,正等无异】。这个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是谁?是无量无边的文殊普贤观音势至!诸大菩萨能够上法王子的资格,他必定参透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,否则,他就无法教化众生。事实证明,净土一法,成就的学人最多。正法时期,戒律成就;象法时期,禅定成就;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。这个末法时期,众生的根性差到了极点,专精念佛都能成就,那正法与象法时期就更不用说了。我们不听观音菩萨的劝说,那就太遗憾了。这个【二人福德,正等无异】,作何解释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三百二十五集,二0二三年元月六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