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六
【佛告阿难:汝常闻我毗奈耶中,宣说修行三决定义:所谓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。阿难!云何摄心,我名为戒?】
佛家的三无漏学,说得太深,学人不好参究,说得通俗易懂,就是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通通转正:身不做恶,口不言恶,意不思恶,行为举止,出言动语与伦理道德相符合,做到心善口善行善,这叫作无漏!我们所作的一切功夫,就是为了达到这个标准!所谓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身口意三业不加杂诸恶,就跟圣贤一样了!要修出这样的成就,我们就必须遵照佛所说的去做:持戒、修定、开发智慧!任何修行人都要如是作功夫,不然,烦恼就断不了!
佛接着问阿难尊者:【阿难!云何摄心,我名为戒】?意思是,我们经常挂在口边的摄心,摄什么心呢?乱心是什么?菩提心又是什么?我们受持五戒与众戒,对治当人的什么毛病习气?佛这一反问,很多人注意力集中起来: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,往深处发掘,便有无尽意!摄心,就是断除意根的诸恶,起心动念符合善的标准。乱心,大略的说,即杀盗淫妄之心;菩提心,即纯善无恶的境界!众生的一切毛病习气,即杀盗淫妄酒的微细分支。围绕着这个主题,佛陀展开了讲说:【若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】。佛在这里将断淫放在第一位,与中国圣贤的说教不谋而合:万恶淫为首,百善孝为先。要出离轮回,首先将淫欲烦恼断了!不然就出不去!淫欲对众生的毒害与诱惑超过了任何一恶!淫欲是六道轮回的根,断了淫欲,再回头品味生活,无事一身轻!淫欲不断,困死淫情的众生不计其数,生生世世解脱不了。自古到今,多少英雄豪杰跌倒在淫色上,造成千古遗恨!这个话题佛说的太多了。沉溺于色情的众生,失去理智,什么恶事都敢作!结果是大到亡国,小到亡家,死后的果报在三恶道。佛在这里殷切劝告众生: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,出离轮回就有把握了。无始劫到现在,众生之间互相牵缠,男女两性如磁石吸铁,山盟海誓,这种情况下,佛陀说法他能听进去吗?什么原因导致了男女之间如此执着?就是淫欲!而这种被美化为爱情的无理智冲动,能持续多久?摩登伽与阿难的故事已经给出了答案!阿难尊者因爱情差点毁了道行,看看危险不危险!
六道轮回的痛苦:爱别离,怨憎会,求不得,五阴炽盛,我们都受够了。三界火宅,谁也别想逃脱!暂时的安乐,是火还没有烧到你这里,但也不远了。看似非常诱人的爱情,其实是陷阱!一旦跌落其中,再想出来不容易了。那你就受八苦煎熬,慢慢消磨吧!
在轮回世间,有没有快乐的众生?大家都是一肚子苦水,谁曾快乐过?轮回中的快乐,是刺激!淫欲就是其中之一。片刻的快乐过后,后面是无尽的烦恼,色是刮骨钢刀!人的身体本来可以很健康,但为什么衰弱下去?淫欲占了主要原因。这个刺激敢要吗!佛菩萨避之不及,六道众生却挖空心思去追求,想方设法刺激它!这不是自找烦恼是什么!好像没有淫欲之事,就没有了人生的意义!
没有淫欲,人生真的就没有意义了吗?佛菩萨千百亿化身,与众生和光同尘,佛菩萨的一生多么伟大!他给众生作出了多么大的贡献!他的一生灿烂辉煌,没有意义吗?淫欲是低级趣味的生活,根本不值得去做这件事!那有同修可能要说:没有了这个事情,人类不就绝种了吗?人类都没有了,还谈什么修道?
人道,是六道之一,极不可靠!为什么,一次生死,失人身者众,得人身者寡!转眼堕落三途,虽然淫欲炽盛,人道照样绝种!这个道理想必有点佛学常识的人都懂得。人身不是恒久的,正因为人的伦理道德不够,造作杀盗淫妄诸恶,恶业太多,重心偏离,自然滑向三恶道!杀盗淫妄诸恶不作,这才是保住人身的秘诀!佛家规劝的断淫,那是真正为众生好,而不是刻意断绝人类!淫欲越重,堕落得越深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三百九十二集,二0二三年三月十四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