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469集

慧利 2023年6月2日15:20:40
评论
230

【楞严经】卷七
【命终之后。随愿往生十方国土。必定不生边地下贱。何况杂形。阿难。若诸国土州县聚落。饥荒疫疠。或复刀兵贼难斗诤。兼余一切厄难之地。写此神咒。安城四门。并诸支提。或脱阇上。令其国土所有众生。奉迎斯咒。礼拜恭敬。一心供养。令其人民各各身佩。或各各安所居宅地。一切灾厄悉皆销灭。】
持颂楞严咒的功夫达到一心不乱,佛说,持咒者可以随心所欲往生到自己想去的佛国土。这要修到什么程度?我们参考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法王子的修学程度,要有这个能力。那尊佛说法度众,文殊普贤等大法王子都前往协助,乘愿而去,很自在。当然。靠自力法门修行如果达不到这样的程度,想随心所欲去哪个佛国土,太难,根本办不到。持颂楞严咒要修到这样高的程度,令人望而生畏。那,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?那倒不是。修习净土法门,三辈九品往生到极乐世界者也有这样的能力,只是很多同修忽略了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易行道。
也就是说,持颂楞严咒必须持到理一心不乱,否则,就没有随愿往生十方国土的能力,看看难度大不大!是不是你我这样根性的人能够作到的?我们做不到!做不到怎么办?还用自己的老办法,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。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门槛没有这样高,念不到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,但只要佛号功夫压住烦恼习气,临终阿弥陀佛就接引,这就是易行道与难行道的区别,还是老实念佛好。
【必定不生边地下贱。何况杂形。】边地,是五服出外的蛮荒地带、少数民族地区,经济文化落后,没有圣贤教育,民众粗俗野蛮,茹毛饮血,跟低级动物差不多。下贱,是出身下层社会,奴隶阶层,即无福之人。人无福,生在边地,就有苦吃了。楞严咒持到一心不乱,这个人必定福慧双修,大仁大义,通情达理,自然生在富贵文明地。
人的出身,看起来好像很偶然,其实,那是自己上一次生命体造作就绪的,只不过我们肉眼凡胎,看不到前段而已。所以,修善与作恶,都是给自己修未来的路,这辈子来不及受报,自动转账,转到来生去受,因因果果永远不会出错。这个【何况杂形。】的杂形,即畜牲等异类身。思想意识不善,长相就奇形怪状,处世不合情理,凶狠残暴等等。一生接触不到圣贤教育,自己业障深重,第二世能保住人身者,极少,几乎没有可能。
【阿难。若诸国土州县聚落。饥荒疫疠。】聚落,即村落。饥荒疫疠,即风雨不调,五谷不收,人民处在饥饿与疾病当中,困苦万千。饥荒疫疠也不是偶然形成的,是某地大众集体失道所招的共业报应。一个国家,举国上下奢侈浪费、国君荒淫无道,民众不知惜福,严重违背伦理道德行事,就感得饥荒疫疠,万事不顺。
【或复刀兵贼难斗诤。】 刀兵,即战争,兵灾;贼难,即土匪、流寇出没害人,民不聊生。战争是无情的,打到那里,那里的人民遭殃。人们辛苦建造的家园,经不起战火摧残,发生战争的地方很悲惨,人民的生命财产毫无保证。特别是现代化的军事武器,所到之处,片瓦不存。【兼余一切厄难之地。写此神咒。安城四门。并诸支提。或脱阇上。令其国土所有众生。奉迎斯咒。礼拜恭敬。一心供养。令其人民各各身佩。或各各安所居宅地。一切灾厄悉皆销灭。】这段经文的意思,是大众共持楞严咒,能逢凶化吉,转危为安。这是真的吗?是真的。根据是大众集体学习圣教,苦因断了。就冲这一点,一切灾厄悉皆销灭,就有希望。
【安城四门。并诸支提,或脱阇上。】 支提,即塔庙;脱阇,即幢幡。佛说,国家有瘟疫与饥荒并诸战祸,将楞严咒安置在城门、塔庙幢幡上,举国人民恭敬礼拜楞严咒,或将咒戴在身上或者安置在宅舍,灾难就消失了。有这样的奇迹出现吗?有。举国上下都摄心向善,精勤持咒,这个力量就大了。具体如何说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就再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四百六十九集,二0二三年五月三十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