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八
【情少想多。轻举非远。即为飞仙。大力鬼王。飞行夜叉。地行罗刹。游于四天。所去无碍。其中若有善愿善心。护持我法。或护禁戒。随持戒人。或护神咒。随持咒者。或护禅定。保绥法忍。是等亲住如来座下。】
情少想多的这个情,是情欲,与想对立。情少想多的情欲是多少,理智是多少?九想一情,说明理智大于感情。虽然如此,仍然为情所累,那怕轻微的情欲,一念之差错过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好机会,落在天道,很遗憾。到底是什么力量牵扯着他留在轮回当中呢?非名即利,非财即色,非恩即仇!自己的关过不去,放不下,佛也没有办法帮助他超脱!我们平常念佛,一定要将恩怨情仇、财色名利都念掉!念到心平气和,无忧无恼,现在就是极乐世界的好日子!修行,就要修这样的功夫。
果然杀盗淫妄、财色名利、恩怨情仇都没有,纯理智当家,就成佛成圣了。【轻举非远】的这个非远,是飞不高飞不远,还在六道作文章。那他到底飞升到了那一层天?欲界四王天。论起他的修行功夫,他确实不简单:修禅、修密,功夫下的真不少!是人们公认的大德。但他的功夫到底有多高?一个凡夫修行人,靠自力法门能修多高呢?当生要突破第八定入圣流,证个初果须陀桓,在末法时期几乎没有可能!这些修行众往往排斥净土法门,不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非常自信。到命终时手忙脚乱,漫无目的。依靠生前的定功,突破不出去,都生天了。
如果这些人不那么固执己见,将目标方向设定在极乐世界,心意识依靠着阿弥陀佛圣号,人家往生的品位还不低!最低限度也是下品上生。但他不愿意,没有参透净土法门的奥妙,被业力牵引着最终停留在了天界。【即为飞仙。大力鬼王,地行罗刹】,这个飞仙,是文雅的天人,情趣高雅,文质彬彬,行为举止落落大方,多是文臣;大力鬼王,地行罗刹,是粗懭的天将天兵之类。文也罢,武也罢,这都是各人的习气,生到天上亦复如是。
【游于四天。所去无碍。】这是他的神通变化,很有些本事。这个四天,即四王天,我们头顶上最靠近的一层天。他的活动范围仅限四王天。这样的结果,古大德说得好:将无价珍宝换糖吃了。天福享尽,不堕落的微乎其微。【其中若有善愿善心。护持我法。】四王天不是极乐世界,遇佛时少无佛时多。生到四王天,虽然前生是修行人,遇不到佛法,很快将前世修行的功夫丧失怠尽,沦为俗众。下一次遇到佛法再修行,是什么时间?谁也不知道!一切从头开始,往生不到极乐世界,就这样断断续续,浪费了大量的时间。而往生到极乐世界,不离阿弥陀佛,不离闻法,没有虚耗,很短时间就回归常寂光净土,成佛了。
生到四王天的这些人,其中还有善根深厚的,作了佛的护法。护法,一般是在家众,护持供养佛弟子。他们不太愿意修行,但喜欢护持正法。【或护禁戒。随持戒人。】对与真正持戒修行的人,他们忠心护持。正法时期,戒律成就,像法时期,禅定成就,末法时期,净土成就。能自觉自愿的依照佛说的严格持戒,不简单!善神天人都护持。【或护神咒。随持咒者。】持咒修密宗,念佛修净土,只要认真修行,他们都护持。【或护禅定。保绥法忍。】这个禅,是修禅宗者。保绥,是保护,法忍,是持之以恒修持佛法。【是等亲住如来座下。】是他们喜欢到寺院去烧香拜佛,听经闻法。由此可见,经常跑寺院的人,都有点善根,要及时培养他的善根继续增长,不能让他今生空过。最妥善的办法,就是教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给大众营造良好的念佛修行环境,鼓励他勤念佛多念佛。
末法时期的寺院道场,要以设建念佛堂为要务!具备禅、密二宗根性的人越来越少,不建念佛堂,大众修行难以成就。有庙的同时更要有道,成就大众专精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属当务之急!【情想均等。不飞不坠。生于人间。】如何解释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一七集,二0二三年七月十七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