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518集

慧利 2023年7月23日19:21:56
评论
216

《楞严经》卷八
【情想均等。不飞不坠。生于人间。想明斯聪。情幽斯钝。情多想少。流入横生。重为毛群。轻为羽族。】
情想均等,即善恶各半。在今生为人的基础上既没有增善,也没有添恶,保持原状,就是佛说的这样:不飞不坠。那结果怎么样?来生还是人身。【生于人间】的人间,即人道。虽然来生还在人间,但已经改头换面了!前生的亲人就算见了面也不认识,前生的财富与地位也没有了,一切还得从头开始:辛辛苦苦,坎坎坷坷,人道的滋味我们都在品尝:一个苦字当头!
我们生生世世都能保持情想均等吗?不可能!稍有偏差就下了三途!情想均等属于极少数现象,谁也不要抱侥幸心理,想着来生还得人身。佛在三千年前就说了:得人身者如爪上土,失人身者如大地土,人死以后绝大多数都堕在三恶道。因为,人一生的恶行绝对比善行多!杀盗淫妄,贪嗔痴慢,那个人不是这样的?人人都认为杀生吃肉是正常的,淫欲是人之常情,人不为己天诛地灭,就这两项罪业,足够削去人福了。
同样是人,有聪明能干的,有愚痴懒散的,什么原因呢?佛说【想明斯聪。情幽斯钝。】这个想明,是仁义礼智信,温良恭俭让,遵守伦理道德,这样的人聪明勤劳,是各行各业的典范人物。明,是明白。斯聪,是思维敏捷,聪颖厚德。情幽斯钝的这个情幽,是忤逆不道:事君不忠,事父不孝,事妻不义,事子不慈,事友不信,严重违背伦常道德,什么恶事都敢作。斯钝的这个钝,是愚笨。人的聪明与愚笨,就看他的行持如何。看似能说会道,聪明能干,最后失去人身堕在三恶道,恐怕没有比这更愚笨的结果吧!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,这个人其实笨到家了!以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为价值取向的人,是一等聪明人。这种人小看不得!人家走的向上路!前途是光明的。
而不守伦理道德,人福耗尽以后,到哪里去?【情多想少。流入横生。重为毛群。轻为羽族。】这是人身失去以后堕在畜生道。情多想少,是情欲大于理智、淫杀二业太重。由淫杀引发盗妄,耗福之快,如冰遇热汤,倾刻消散!那怕贵为天子、当朝一品,也保不住人身!流入横生的这个横生,即畜牲道。畜牲,用现代人的说法,就是动物界。动物的品类很多,有兽类有禽类,兽类爬行,横着。禽类飞行。为什么这样,知道的人不多。【重为毛群。轻为羽族。】这个重,是情欲很重,毛群,是兽类,兽类都有毛皮护身,有的长角,有的无角;长角者无上牙,无角者上下牙齿都有。兽类有很多通人性的,猫狗牛马,就懂人的意思。
轻为羽族的这个羽族是禽类,鸡鸭最常见。禽兽交配不避人,毫无廉耻。这是前生淫欲习气使然;禽兽被人宰杀,命运非常悲惨,这是前生在人道贪食血肉,尝还命债。牛马耕种拉驮,也是前生欠钱未还,今世将身还债。看看可怕不可怕!一饮一啄,都是前缘,业债一点都逃不掉!作人必须老老实实,一五一十,尽职尽责。投机取巧,迟早要还债的。
【七情三想。沉下水轮。生于火际。受气猛火。身为饿鬼。常被焚烧。水能害己。无食无饮。经百千劫。】这是从人道向下堕落在饿鬼道,比畜牲道更惨!七情三想,是恶大于善,严重偏离了伦常道德,重心朝下,不可挽回。三善七恶,比例失调。【沉下水轮。生于火际】这个水轮,是水谷。众生以水谷活命,沉下水轮,是它无缘享受水谷滋养了。生于火际的这个火际,是受饥渴煎熬,如处大火当中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:当水谷不进,饿了数天以后,嗓子干渴,跟火烧一样难受。这时思念水谷,走火入魔,幻觉当中水谷出现,去吞食,又醒过来,什么都没有,还是那样干渴痛苦。大多数人命终都是这样,水谷不进,活活饿死。这正是堕落鬼道的前兆。鬼道,为什么叫做饿鬼呢?鬼难道就没有饱的吗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一八集,二0二三年七月十八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