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552集

慧利 2023年8月26日19:37:35
评论
226

《楞严经》卷八
【阿难!此三胜流,一切忧悬,所不能逼,虽非正修,真三摩地。清净心中,粗漏已伏,名为二禅。】
佛将初禅三天与二禅三天都称作三胜流,是禅天大众心地清净,超越欲界。三界当中欲界最苦,缘于欲界大众淫欲炽盛。万恶淫为首,离开淫欲烦恼,人就能避免很多重大错误。欲界八苦,都是淫欲惹的祸!没有淫欲的生活很清净也很快乐。可世间不少人还在担心,人人都无淫欲,世界就绝种了!现在看来,这个担心实在很多余!他们不知道,如果人人都无淫欲,这里就是禅天了!禅天不需要现代化的所谓科学,都是超越我们想象的高科技!
【一切忧悬,所不能逼】的这个忧悬,是忧虑、挂念。禅天大众,一不为衣食操心劳苦,二不为情所困精神疲惫,孑然一身,故无牵缠挂念。【虽非正修,真三摩地。】这个正修,是出轮回入圣流。禅天大众与菩萨阿罗汉的区别,在于他们天福享尽会堕落,菩萨、阿落汉佛则不堕落。区别就在这里。因此,禅天大众误以为现在的清净处境就是解脱,其实不然。
而能生到二禅天,这个人已经下了很大的苦功,如果他有幸参透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法,他最低限度也出轮回了。极乐世界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,远远大于任何一天!可惜,很多人看不起念佛,把自己耽误在三界。【清净心中,粗漏已伏,名为二禅。】 这个粗漏,即杀盗淫妄等烦恼习气。能将这四项烦恼压住,就有二禅的功夫。这个修持程度完全够往上生极乐世界。
【阿难!如是天人,圆光成音,披音露妙,发成精行,通寂灭乐。如是一类,名少净天。】 少净天,到三禅了。比之二禅三天,心更清净。【披音露妙,】是互相交流的方式更简洁文明,更具艺术性。一句顶一万句。【发成精行,】是省去了说话的麻烦,精力集中,不分散。话多不是好事!修行人以无话为高级功夫。说话不但伤气,也浪费时间,一切是非都因话多引起。有位善知识,他的道场起名为无语堂。住众在他这里,除过佛号以外没有多余的话,因此,他的道场很清净。大众进了山门,眼睛看到的是人人在精进念佛,耳朵听到的也是庄严佛号,根本没有说闲话的机会。当然,这个道场大众成就者不在少数,道场就要这样管理。
【通寂灭乐。】 是不喜不怒,平平淡淡,没有了忧虑与牵挂。过度的喜悦也是病态。情绪高涨,嬉戏娱乐,结果乐极生悲。喜乐不着,则细水长流。【如是一类,名少净天。】 这个少净天的少,是得到少许清净。少净天人寿长十六大劫。
【净空现前,引发无际,身心轻安,成寂灭乐。如是一类,名无量净天。】 这个净空现前,是定力转深。这个净,是心地清净,空,是心胸广大。【身心轻安,】是神清气爽,轻松舒畅,自在了。【成寂灭乐。】是清静无为,无是无非。【如是一类,名无量净天。】 这个无量净天的无量,比之前面的少净,功夫深得多,范围也大的多。无量净天大众寿长三十二大劫。
【世界身心,一切圆净,净德成就,胜托现前,归寂灭乐。如是一类,名遍净天。】 这个【一切圆净,】是六根清净。六根有一根不清净,就不能称作圆净。由此可见遍净天大众的功夫很深的。佛弟子修的是清净心,如果我们连三善道的资格都不够,那就要非常警惕了。说明自己没有修成出世的功夫,还在轮回当中。要想当生成就,以临终十念往生极乐世界为圆满。【净德成就,胜托现前,归寂灭乐。】 猛的一看,禅天大众的程度跟菩萨、阿罗汉很相似,那是我们的错觉:这样的功夫保持不住!很快就消失了。
净德成就,是遍净天人心善口善行善,一切皆善,不染诸恶。胜托现前的这个胜,即殊胜天福,托,即安身立命。所有福报都是修来的。福德不够,妄想安闲自在,那是不可能的。归寂灭乐,是心安理得享受天福。【如是一类,名遍净天。】 遍净天人寿长六十四大劫。三禅三天就探讨到这里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百五十二集,二0二三年八月二十一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