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553集

慧利 2023年8月26日19:38:10
评论
197

《楞严经》卷八
【阿难!此三胜流,具大随顺,身心安隐,得无量乐,虽非正得,真三摩地。安隐心中,欢喜毕具,名为三禅。】
前面,我们探讨了三禅三天:少净天、无量净天、遍净天,即色界第七、第八、第九天。这三天大众的生活质量如何?比之初禅与二禅好多了!三界二十八天,是由大众的清净心感得的,越往上心越清净,福报越大。初禅天人身清净,二禅天人口清净,到了三禅,大众意也清净了。【具大随顺,身心安隐,得无量乐,】这个具大随顺,是不与人对立,不与事对立,身口意三业安然自在。【虽非正得,真三摩地。安隐心中,欢喜毕具,名为三禅。】 佛说,虽然三禅天的清净快乐不持久,非永恒,天福享尽还要堕落,但在他福报内是自在的。只要继续向上进取,修清净心,就有证阿罗汉果的机会。
三禅天上面是四禅天,四禅天的范围很广,共九天。其中包括五不还天。五不还天是小乘圣人居住的地方,所以,四禅天很重要!是决定凡圣的分水岭。我们看经文:【阿难!复次天人,不逼身心,苦因已尽,乐非常住,久必坏生。苦乐二心,俱时顿舍,粗重相灭,净福性生。如是一类,名福生天。】 福生天,是色界第十天、四禅第一天。顾名思义,是福慧开始生长了。【不逼身心,苦因已尽,】 是身心安稳,无苦受了。【乐非常住,久必坏生。苦乐二心,俱时顿舍,】这是福生天人的觉悟提高了:他意识到乐极生悲,不住苦也不住乐,苦乐两边都舍了,很明智。一味执着乐受,肯定有副作用。天人的快乐与佛弟子的法喜不一样,法喜,是看破红尘,淡泊世情,无牵无挂,无贪嗔痴,乱世的旁观者。天人很执着他的天福,谁影响他的利益,他绝不会放过对方。周围经常发生形形色色的恶劣事件,也让天人很警觉,尽量掩盖自己的表情。就跟我们这里一样,自己心里再快乐,遇到人家办丧事,也要换个面孔随顺办丧事的人;或者自己很富裕,处在乱世,为了安全起见,有财不露。福生天人的苦乐双舍,舍的是皮毛,不是真舍。但舍一点总比贪一点好,他的幸福增长了。【净福性生。如是一类,名福生天。】 这个净福性生的净福,净,是智慧,心清净了,自然感得天福增加。福生天人寿长一百二十五大劫。
【舍心圆融,胜解清净,福无遮中,得妙随顺,穷未来际。如是一类,名福爱天。】 福爱天是色界第十一天。福爱的这个爱,即美德,慈悲。有福又有德,故称福爱。福爱天的大众,将恒顺众生的功夫作得更深,因此,福报超过福生天。【舍心圆融,胜解清净,】是不与无知者争辩,不得罪任何人,不给别人添烦恼。这样作,人人都欢喜他。他的人缘很好。走到那里都受欢迎。当然,这个功夫作到不容易。与无知之人强辩,不但没有用,解决不了问题还要将问题搞得更僵,但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。引起无端的矛盾是非。
【福无遮中,得妙随顺,穷未来际。】这个无遮,是福大无边。妙随顺,是恒顺众生的功夫作得很巧妙,既让当事人不尴尬,也能让他觉悟过来,意识到自己作了错事,心服口服的改正自己,这是生活的高级艺术。穷未来际,是他能保持这种为人处世的美德。有人偶然这样作一次,下一次就不这样了,但福爱天人能坚持下去,这是人家的定功。福爱天人寿长二百五十大劫。
【阿难!从是天中,有二歧路,若于先心,无量净光,福德圆明,修证而住。如是一类,名广果天。】 广果天,是色界第十二天。用三层天定为一禅,这里应该是四禅功夫到究竟位了。但佛没有说福生、福爱与广果是四禅三天,这里有了分歧。什么分歧呢?一个是继续修行向上,突破四禅入圣流,证须陀桓果;一个是逐渐着空,向无色界天发展,最后落在四空定,造成极大遗憾。四空定,看起来功夫很高,但偏空了,执着于空,虽然生在三界最高处,他不抵初果须陀桓的功夫!具体如何说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百五十三集,二0二三年八月二十二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