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十
【又三摩中诸善男子,坚凝正心,魔不得便。穷生类本,观彼幽清常扰动元,于知见中,生计度者,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 ,遍计虚论。一者、是人观变化元。见迁流处,名之为变;见相续处,名之为恒。见所见处,名之为生;不见见处,名之为灭。相续之因,性不断处,名之为增;正相续中,中所离处,名之为减。各各生处,名之为有;互互亡处,名之为无。以理都观,用心别见。有求法人来问其义,答言:我今亦生亦灭,亦有亦无,亦增亦减。于一切时,皆乱其语,令彼前人遗失章句。二者、是人谛观其心,互互无处,因无得证。有人来问,唯答一字,但言其无 。除无之余,无所言说。三者、是人谛观其心,各各有处,因有得证。有人来问,唯答一字,但言其是,除是之余,无所言说。四者、是人有无俱见,其境枝故,其心亦乱。有人来问,答言:亦有即是亦无,亦无之中不是亦有。一切矫乱,无容穷诘。由此计度 ,矫乱虚无,堕落外道,惑菩提性。是则名为第五外道,四颠倒性不死矫乱,遍计虚论。】
这是行阴第五迷惑。这些修行人见解不一,理论模糊,自相矛盾。【于知见中,生计度者,】这个知见二字,就说明他学问不圆满,看到那里说到那里。就凭他们区区万大劫的所见所闻,他肯定见不全面也说不正确。
【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 。】颠倒,就是错误。不死矫乱,是牵强附会:说人没有死,一切相不会灭。而且有四个模模糊糊的理由。
【一者、是人观变化元。见迁流处,名之为变;见相续处,名之为恒。见所见处,名之为生;不见见处,名之为灭。相续之因,性不断处,名之为增,】这个灭,是无常;这个增,是恒常。他这个观点,完全是他跟着感觉走。看到某个地方衰坏迁移、人事萧索,满目凄凉,他悲观厌世,就感叹说:世事无常,看淡些;看到某个地方人事兴盛,蒸蒸日上,一片繁荣,他又生起贪占恋世的念头,说:万物恒常,要振作起来去奋斗。没有定功,情绪大起大落。
【正相续中,中所离处,名之为减。各各生处,名之为有;互互亡处,名之为无。以理都观,用心别见。】 这跟上面是一个意思。见有说有,不见说无。完全不知道自己所见所闻都不真实,还自以为是。这样的程度能教化大众吗?自己都认识不清,教化大众当然也说不出什么真理,教出一帮跟他一样的糊涂弟子。
我们不要笑话外道,要用检查自己,看我们是不是跟他一样的。就佛门修行众,有人修了一辈子,对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、往生极乐世界是何意图,他到死都没搞清楚。虽然三藏十二部,他学得不少,但一会偏空一会着有,一会修禅,一会念佛,摇摆不定,终其一生不能成就,这跟外道有什么差别?
佛说有极乐世界,又说一切法空;既鼓励弟子修苦行,又说极乐世界一切享受超越诸天、劝告弟子求生极乐世界,两者之间没有矛盾。佛教弟子求生极乐世界,是为了借着极乐世界的良好修学环境更快的断尽烦恼,烦恼断尽,诸法就空了。不是为了让大众去极乐世界贪图享受。说一切法空,也不是让弟子着空,什么都不作,而是让我们看破放下、远离名利是非的污染。而外道的理论自相践踏,他自己都说不清。如何能将大众教明白?
【有求法人来问其义,答言:我今亦生亦灭,亦有亦无,亦增亦减。于一切时,皆乱其语,令彼前人遗失章句。】前人,是求法人。 这个遗失章句,是学人听了他的所谓教诲,手足无措,失去了主意。他的座下弟子,带着满腹烦恼希望师父给于解决,师父一会说一切法无常,别计较!让弟子失去了生活的勇气,消极自杀;一会又煽风点火,让弟子现实点,跟敌人斗争到底,针锋相对。弟子听了,不顾一切去斗闹,最后两败俱伤。
无论弟子的程度高低,心情如何,他完全凭着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、无知而霸道!这是外道的本色。佛陀教化大众,契理契机,以理服人。佛住世当年,没有谁能超越佛的说教,也没谁不服佛教。凡是来到佛门者,听闻佛法,都解决了内心深处的烦恼,有的证果了,有的欢欢喜喜。说明佛法是正确的、公道自在人心。
【二者、是人谛观其心,互互无处,因无得证。有人来问,唯答一字,但言其无 。除无之余,无所言说。三者、是人谛观其心,各各有处,因有得证。有人来问,唯答一字,但言其是,除是之余,无所言说。】这是他没有真实学问,还以师自居。谛观其心,互互无处,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何对何错。因为没有真才实学,还高高在上,有人来请法,他答复不上来,就故弄玄虚,装着深不可测的样子,只答一个字:无!或者:有!之后,闭上眼睛逃避追问。让学人空跑一趟,什么收获都没有,还白白给他供养了钱物。至于诸法有、无、生、灭的道理,他说不清楚,也不敢说,他就不知道!
【四者、是人有无俱见,其境枝故,其心亦乱。有人来问,答言:亦有即是亦无,亦无之中不是亦有。】这是个中间派,模棱两可,左右逢源,顺着信众的心思往下说,咋样说都有理。只要把供养骗到手就好。【一切矫乱,无容穷诘。】是他不允许信众往更深处问询,再问,他就露馅了。【其境枝故】的枝,是杂乱,跟树枝一样盘根错节,分不清。佛说,这是第五外道,用四颠倒性不死的乱说迷惑信众。将大众闪在四叉路口,不知道何去何从!因此,跟随外道修行者,很多人走火入魔,一事无成。佛说这是第五外道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六一七集,二0二三年十月二十六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