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638集

慧利 2023年11月27日16:25:05
评论
221

《楞严经》卷十
『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,毗婆舍那,觉明分析微细魔事。魔境现前,汝能谙识,心垢洗除,不落邪见。阴魔销灭,天魔摧碎,大力鬼神褫魄逃逝,魑魅魍魉无复出生。直至菩提,无诸少乏 。下劣增进,于大涅槃心不迷闷。若诸末世愚钝众生,未识禅那,不知说法,乐修三昧。汝恐同邪,一心劝令 ,持我佛顶陀罗尼咒。若未能诵,写于禅堂,或带身上,一切诸魔所不能动。汝当恭钦,十方如来究竟修进,最后垂范。』
佛给我们所教的破魔妙法,不是用什么法术,与世间的术士驱魔完全不一样,是治病去病根。【心垢洗除,不落邪见。』心垢,就是贪嗔痴慢、名闻利养、杀盗淫妄、五欲六尘、是非人我。。。。。。心垢除了,魔就落荒逃窜,不敢再来恼害修行人!大力鬼神褫[chǐ ]魄逃逝的褫魄,是它们失魂落魄、惊慌逃走。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的这个生出,是自身烦恼断干净,没有了烦恼的念头与行为,魔就不会出现。佛法没有迷信的!佛陀说法度众很庄严也很简便,万变不离其宗,劝众生断自身之恶,行有不得反求诸己!
包括用楞严咒破邪咒,佛所招请的都是佛、菩萨与正知正见的八部护法众,齐心协力,将黄法外道咒语招来的邪魔化为善神、救阿难的同时也救了摩登伽母女,随带还度了一大批邪神邪鬼!毗婆迦罗先梵天咒所招的都是淫魔,佛都用楞严咒感化了他们,众魔从善,归依佛陀座下。
『直至菩提,无诸少乏,』意思是,在修行路上遵守善的标准,一路向前,绝不能偷工减料!如此,就不会遭遇魔障,直到成佛。『 下劣增进,于大涅槃心不迷闷。』这个下劣,就是根性极差的修行众:差到五逆十恶俱全,将要堕下无间地狱,他一个猛回头,严持五戒,专精念佛,都能消去烦恼,成就正果。于大涅槃心不迷闷,是不怀疑佛说。造再重的罪业,只要当下回头,魔就转变为佛。佛经常教化大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就是这个意思。
『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,未识禅那,不知说法,乐修三昧。汝恐同邪,一心劝令 ,持我佛顶陀罗尼咒。 』 未识禅那,是不懂的如何修清净心,但他希望自己身口意三业清净,出离轮回,因此进三宝殿来求法。佛一步到位,让阿难劝他直接念佛或者持咒,用佛号或咒语摄心,严持五戒,不假修行大经大论也能成就。
末世愚钝众生,就是你我他!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婆婆,老公公之流,让这些人去研究大部头的佛经,他不识字,理解能力也有限,就不要给他强行灌输理论了、更不要教他学很多部经,这只能将他们拖垮!就教他一句佛号念到底,持个三归五戒,他能老实念下去,也会修出大成就。
而不愿意一句佛号念到底的,他喜欢持咒,就让他专精持颂楞严咒或者其他咒语。修行,以出成就为功德。学得再多,烦恼习气断不了,那没有用。【汝恐同邪,】是担心他们道理不明,无缘修学《楞严经》,不知道五十种魔境界是什么而遭遇魔障,就让他们一心一意专精持咒、念佛,魔就靠不近这些人。
这些人老实、听话、真修实干,雷打不动,持戒修善,不求神通感应、也不求名求利,默默无闻一门深入,魔利用不上他,也钻不了他的空子!凡是被魔利用的,都是名利心与杀盗淫妄极重者。佛接着说,【更为愚钝者,】这个愚钝者,他如果没有能力持颂咒语,就将咒带在身上或供养在家中,用以提示自己是修行人,诸恶不作,众善奉行,魔也没有办法诱惑他作恶。
其实,一句阿弥陀佛圣号,男女老少、贤愚不肖,人人都会念,不劳供养佩戴这个咒那个咒!末法时期的实况,我们只听说念佛众修出成就,临终坐着往生、站着往生的,持颂楞严咒修出成就,还没有听说到!咒语太长,老人家不容易持,而且持咒修行的难度大于念佛,这个法门已经被逐渐淘汰下去。
『汝当恭钦,十方如来究竟修进,最后垂范。』佛嘱咐阿难尊者说,我入灭以后,你们都要为师为范,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,用自己的高尚行为感动后学,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归依佛门。修行大众有明师垂范引导,他们成就快得多!人人都要争当佛法传承的中流砥柱,依教修行,如此,佛法肯定会兴盛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六三八集,二0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