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心经》讲记
【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】
五蕴最后一蕴,是识蕴。识蕴,就是我们所说的八识田、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大仓库、是自性迷惑以后的副产品,说有却无,也就是佛在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、捏目所见的第二个月亮,目瞪发劳而出现的狂华。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,都是病眼见到的灯晕,如梦如幻,不真实。
因此,阿赖耶识,佛将它叫作识阴,就是意识形态上的错对不分,没有定性,恶来随恶,善来随善,不自主。六道众生都是识心用事,轮回生死,诸法无常。阿赖耶识的活动范围,上及四空天,下及地狱界,突破不了四禅八定,作用很有限。
是什么限制了阿赖耶识的功用?众生的昏昧不明,迷在六尘烦恼当中,佛家将这叫作阴。学佛修行,要将自己学成明白人,用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待人处世,在任何境界不失伦理道德。而佛家的五戒十善,诸种威仪、84000法门,都是强化训练,将凡夫众强化为佛圣、将阿赖耶识强化为自性德能。这是个辛苦而漫长的造圣工程,因为我们从无始劫来迷的太久了,如同大病缠身的人一样,不经过长时治疗是恢复不了的。
受持五戒,落实十善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是转识成智的最妙法。我们在修行众中看到,许多大字不识一个的老阿公、老阿婆,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转识成智,就老老实实一句佛号念到底,念得心地善良,世事洞明,诸恶不做,众善奉行,结果站着往生,坐着往生,瑞相希有。往生到极乐世界,这些人很快就将阿赖耶识转为常寂光净土了。这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。我们持念佛号,将阿赖耶识当中恶的部分完全转善,善的部分继续提高向上,见贤思齐,向佛圣靠近,这就是标准的修行人。说千道万,断恶修善就是转识成智、破五阴。
我们再参考《楞严》上的一段经文,佛对阿难说:阿难!譬如有人,取频伽瓶,塞其两孔,满中擎空,千里远行,用饷他国。识阴当知,亦复如是。阿难!如是虚空非彼方来,非此方入。如是阿难!若彼方来,则本瓶中既贮空去,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。若此方入,开孔倒瓶,应见空出。是故当知,识阴虚妄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
这段经文,佛说的清楚明白:识心漫游六道,随业流转,天上人间、善道恶道,它运动不休。促使它轮转漂摇的动力,正是众生的无常乱心,如若杀盗淫妄,贪名求利,恶大于善,则堕在三恶道受苦受难;而善大于恶,则暂在三善道。
被六尘烦恼所染,阿赖耶识当中储存的恶习恶业绝对大于善习善业,这是个客观事实,所以,人人都是学坏容易学好难,一辈子下来算总账,几乎清一色恶多于善。一个人,他多生多劫所修积的福德经不起三世折耗,很快就堕下三恶道了。古大德说得好:三善道是旅游观光处,三恶道是众生的老家。佛家所形容的苦海无边,三善道,只是众生从海底好不容易漂上水面,刚刚吸了一口新鲜空气,就被后浪打回海底活活淹死。
我们要庆幸自己今生今世遇到佛法、遇到净土念佛法门,这比中头奖宝贵亿万倍,预示着无始至今的苦日子要结束、从苦海游到了彼岸世界。阿赖耶识当中虽然充斥着诸恶,这不要紧,要紧的是现在开始着手转恶。办法很简单,就沿袭古人成功经验:五戒摄身,佛号摄心,如此持之以恒的修下去,不怕回归不了自性!《往生传》上,我们看到,有不少老实念佛人念个三年五年佛,不是站着往生,就是坐着往生,三转法轮作证转,兑现了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上说的那句经文:能够参透念佛一法老实修行者,是佛陀第一弟子。
三五年就修成佛,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!但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我们每一句佛号由心生出、经口念出、传递给闻性,阿赖耶识当中的诸恶就大片大片的转正了,当转到无丝毫恶念的时候,识阴就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跟佛一样的大智慧大慈悲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心经》讲记第十二集,二0二四年六月三十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