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卷二 信解品
【父见子,愍而怪之。又以他日,于窗牖中、遥见子身,羸瘦憔悴,粪土尘坌[bèn ],污秽不净。即脱璎珞、细软上服、严饰之具,更著粗敝垢腻之衣、尘土坌身,右手执持除粪之器,状有所畏。语诸作人:汝等勤作,勿得懈息。以方便故,得近其子】
坌,即尘埃。这段经文比喻众生与佛咫尺之遥而迟迟不能相见。经中反复提到除粪是什么意思?就是清除心灵的污染。凡夫众迷恋尘世,打死都不肯舍弃。让一个人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,谁肯?杀盗淫妄是凡夫众奋斗的动力,世间法又叫作事业心。前不久,我看到一则很不健康的报告,将女性的胸部叫作事业线。原理是女性的胸部越大越高,干事业越成功。这不就是明显鼓励色情交易吗?人伦道德到了这个地步,恐怕人间不得太平了!
学佛的同修要高度警惕,要依教奉行,严持五戒,落实十善,将自身的烦恼日益减少,而不能增加。心灵污染越严重,往后的苦难越深:在生遭受种种灾害,死后堕落三恶道。
父见子,愍而怪之的这个怪,是心疼。当父亲终于近距离的看到自己日夜挂念的孩子,感慨万千,既心疼又叹息:心疼的是孩子以前受了大苦,现在仍然还在受苦,不肯认自己的父亲,专干下劣行业。这不就是众生的写照吗!说我们专干下劣行业,人人挖空心思争名夺利,争得来吗、夺得来吗?痴心妄想一场空,唯独给自己添了罪业而已。就跟这个作苦力行业的一样,满身粪土尘坌,污秽不堪,累死累活仍然不觉悟。
【即脱璎珞、细软上服、严饰之具,更著粗敝垢腻之衣、尘土坌身,右手执持除粪之器,状有所畏。语诸作人:汝等勤作,勿得懈息。以方便故,得近其子】
为了让孩子回头,父亲脱下自己的华衣,换了下人的粗服,拿着清理粪秽的器具,也跟孩子一起劳作,以这种身份靠近孩子,给他慢慢说出真相。这比喻佛圣示现百千亿身度化众生,应以贫民身、奴隶身得度,则现贫民身而为说法,不示现同类身就度不了众生。
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载说,老和尚年轻时朝拜五台山,三步一拜。中途病得不轻,文殊菩萨化作乞丐来救他,用讨来的小米熬粥给他补身体,又从山上采来草药给他治病。文殊菩萨为什么化作乞丐身呢?当时的虚云大师跟乞丐差不多。给贫民说法就得现贫民身,这叫作人以群分,穷人感到不拘束。当然,给帝王说法就得现尊贵身份。佛圣为了度众生,跟众生受一样的苦而无怨无悔,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,正是我们要学习的。
【后复告言:咄、男子,汝常此作,勿复余去,当加汝价。诸有所需、盆器米面、盐醋之属,莫自疑难,亦有老敝使人、需者相给,好自安意,我如汝父,勿复忧虑。所以者何。我年老大,而汝少壮,汝常作时,无有欺怠、嗔恨怨言,都不见汝有此诸恶、如余作人,自今已后,如所生子。即时长者、更与作字,名之为儿】
【尔时穷子、虽欣此遇,犹故自谓、客作贱人。由是之故,于二十年中、常令除粪。过是已后,心相体信,入出无难,然其所止、犹在本处。】
这是众生终于进了佛门,靠近佛圣,在修行路上站住了脚。佛劝弟子不要舍弃修行,继续干下去。而我们修行所需的一切,不要操这个心,到时候会自然有的。三洲感应韦陀菩萨就负责护持每个修行人,只要我们如理如法的修行,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。
亦有老敝使人、需者相给,这是富豪的老管家负责分给下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。我如汝父,勿复忧虑,是长者对待下人无偏心,将下人当自己的孩子一样,那怕下贱到淘东厕的奴仆,主人都很爱护他,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。佛氏门中诸法平等,佛对九法界众生一视同仁,无论是初发心的凡夫,还是已经修到等觉位的菩萨,佛用统一法门都能度化成佛。这个统一法门就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佛从不吝法。
众生用功的时间越长,功夫自然就越深。如同大富长者家的仆佣,长者承诺他们,你们在我家里工龄越长,所得越多、待遇越优厚。用这个办法鼓励大众精进不息,安心办道。长者还给不明身份的儿子起了名字,跟佛对修行大众授记他是阿罗汉、他是菩萨一样。就这样,孩子在父亲家里工作了几十年,与父亲慢慢熟悉了,对属于自己的豪富之家进出自由,不再恐怖拘束。
让一个轮回流浪者回归佛门是件大难事,看看佛圣做了多少工作!好不容易将他引进佛门,佛圣又辛苦培养他一步步向前进展,五时说法受尽艰辛。如此艰苦的工作,地藏王菩萨做了无量无边大劫而不疲不厌,诸佛菩萨亦复如是。
然其所止、犹在本处,是众生在修行路上进进退退,原地踏步,佛圣司空见惯,并不怪怨大众,只是将成就快、出力少的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法反复宣讲,不但将法身大士一刹那度成佛,也将凡夫修行众快速度到佛果位。慈悲用心,恩及六凡四圣,就跟长者对待亲子一样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七十集,二0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