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第73集

慧利 2025年4月8日14:13:21
评论
28

《法华经》卷二 信解品
【便自谓言:于佛法中勤精进故,所得宏多。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敝欲,乐于小法,便见纵舍,不为分别、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。世尊以方便力、说如来智慧,我等从佛,得涅槃一日之价,以为大得,于此大乘,无有志求。我等又因如来智慧,为诸菩萨,开示演说,而自于此无有志愿。所以者何。佛知我等心乐小法,以方便力、随我等说,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。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、无所吝惜。所以者何。我等昔来真是佛子,而但乐小法,若我等有乐大之心,佛则为我说大乘法。于此经中、唯说一乘,而昔于菩萨前、毁呰声闻乐小法者,然佛实以大乘教化,是故我等说、本无心有所希求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,如佛子所应得者、皆已得之】
小乘学人得少为足,任是佛如何劝说,他们都不肯作为。遇到这种情况,佛一点都不勉强他,一切随缘。等他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,就自然找佛来了。跟随释迦佛的1250常随弟子,因为前生的修学功夫不到位,这辈子事水拜火,被妖魔鬼怪所利用的就不少,三迦叶兄弟不就是这样吗!舍利弗、目建连等等,未遇到佛法之前都是摩揭陀国的大学者、印度各国的知名人士,可他们就有无法解决的烦恼,因为自己的知识有限,遇到困难通不过,这是硬道理。嘴硬没用,能解决问题才是真本事。修不到佛圣的圆满境界,都谦虚点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是必须的。
【于佛法中勤精进故,所得宏多】 这是小果学人的自我感觉良好,认为自己已经跟佛一样了,甚至不将佛放在眼里。这,我们在《楞严经》上学习过了:五十阴魔的最后一魔,就是增上慢的修行众,这些人不少已经证到小乘果位了。包括在《法华》一会退席的五千学人,这里面也有证到小乘果位的。这些人错误的认为,圆满佛果不过如此,拒绝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拒绝示现种种身份度化有缘,凡事得过且过,图个耳根净,就跟《红楼梦》里面的主人公薛宝钗一样,不关己事不开口,一问摇头三不知。外表上是个面面俱到、人人尊敬的大好人,可到自己落魄失意之时就露出了缺点:将林黛玉逼向绝境,自己进身为宝二奶奶。修行功夫不到位,关键时刻考试不及格,不求带业往生极乐世界,就这样进进退退,退多进少,即便证得小乘果位也迟迟到不了圆满佛智。
【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敝欲,乐于小法,便见纵舍,不为分别】 这个心著敝欲,就是得少为足,懈怠散漫。乐于小法,是画地为牢。不肯继续进取。便见纵舍,不为分别,是佛说法度众不分别,不执着,不舍一个众生。佛说三乘法的原因,是对症下药,小乘人心量小,烦恼重,往深说他不愿意听,佛就说他愿意听的。教学前班的孩子,老师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,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、喝水、上厕所;教中学生,老师就培养他应对社会上的种种事物,教博士班;那则是真刀真枪,培养他解决眼前的困难,刀下见菜,佛圣三乘说法都积极向上。
小乘学人座下也有一帮弟子,可他说到做不到,弟子不服他。就跟某寺院的主持法师一样,座下弟子一大帮,可弟子们每人心里都有一本账,对师父有看法,又不好意思说,原因是师父不如法的地方太多。证个小果就自豪的不得了,这正是功夫退堕的先兆。
【于此大乘,无有志求】 这是修行人停滞不前,坐吃山空。【我等又因如来智慧,为诸菩萨,开示演说,而自于此无有志愿】 是阿罗汉度众生,费尽力气只能将众生度到跟他一样的果位,菩萨亦复如是。佛则不一样,度化众生直取佛果。即便座下学人是凡夫众,佛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,也能将凡夫一步到位提升到佛果。
须菩提尊者在这里说的于此大乘,无有志求,而自于此无有志愿的另一个意思是什么?就是小乘学人打死都不肯往生极乐世界。本来,自己的修学程度只到二果位,念头一转,劝化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这样一来,教学水平就马上与佛等齐了,可他自己不愿意如此修为,也反对座下弟子求生极乐世界,这就适得其反、耽误了广大学人,这种人我见过。小乘学人将大众度不成佛果的原因就在这里。
凡夫众能不能将座下学人度成佛果?能!这毋庸置疑,我们亲眼看到了:老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师父,地地道道的凡夫众一个,别的能耐没有,就领着座下弟子老老实实念佛,本本分分作人,诚诚恳恳求生极乐世界。结果,师父与众弟子都成功了。可见佛说《法华》的用意,还是教学人参透净土妙法,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,流浪穷子就回到了富豪父亲的家里。
【佛知我等心乐小法,以方便力、随我等说,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】 何为真佛子?对净土一法参透者是真佛子!我虽然在凡夫位,能将净土妙法解释的头头是道,自己一句佛号专精到底, 这个人是如来真子,能够荷担如来家业。
【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、无所吝惜。所以者何。我等昔来真是佛子,而但乐小法,若我等有乐大之心,佛则为我说大乘法】 净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一法,是大乘当中的大乘。佛从未吝法,五时说法度众都围绕着这个主题,只是缘不熟的人听不进去、忽略了佛的说教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我们就定义为净土一法是大乘法,其余的则是心乐小法。
若我等有乐大之心,佛则为我说大乘法,佛是说法恒顺众生,或浅或深。说净土一法,是针对善根、福德、因缘成熟者说的。我们看看现实事例:许许多多的佛门大德辛苦摸索了一辈子,到晚年才觉悟回头,归心净土,老实念佛求生极乐世界:他弃小向大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七十三集,二0二五年四月四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