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
【其五百阿罗汉、优楼频螺迦叶、伽耶迦叶、那提迦叶、迦留陀夷、优陀夷、阿冕楼驮、离婆多、劫宾那、薄拘罗、周陀、莎伽陀、等,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尽同一号,名曰普明。】
这是佛继乔陈如尊者以后,授记五百罗汉成佛。佛给乔陈如尊者授记成佛,其实就是给1250常随众同时授记成佛。因为我们没有听说1250常随众,那位学人比乔陈如尊者差。佛经中每提到1250众,经文后面都接着说:皆是大阿罗汉,众所知识。给其中的一尊授记成佛,就等于集体授记。
【其五百阿罗汉、优楼频螺迦叶、伽耶迦叶、那提迦叶、迦留陀夷、优陀夷、阿冕楼驮、离婆多、劫宾那、薄拘罗、周陀、莎伽陀】,这都是后学比较熟悉的大德人物,这些大德经常出现在诸经。跟随佛的千二百五十常随众,其中三迦叶兄弟师资一千人,蒙佛授记的这五百人,主要是三迦叶带来的徒众。因此,佛将优楼频螺迦叶、伽耶迦叶、那提迦叶三兄弟放在前面。三迦叶兄弟是一千人的师父,佛给师父授记成佛,也给他的弟子们授记成佛。师父与徒众平等成佛,这很好。
佛教团体没有等级观念,没有特殊待遇,佛跟僧众一样过着三衣一钵、日中一食的日子。佛更不会厚此薄彼,谁的修行功夫怎么样,佛平等教化。 诸位尊者与五百罗汉成佛以后,跟乔陈如尊者一样,共同一个法号,都叫作普明如来。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上也看到了这个情景:释迦佛说,学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将来成佛以后,佛号都叫作妙音如来。诸尊佛同一圣号,会不会产生错乱现象?这我们不用担心,人与人重名重姓的就不少,没有听说因为姓名相同而发生错乱的,同名号的佛度化众生,也不会出差错。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憍陈如比丘, 当见无量佛, 过阿僧祇劫, 乃成等正觉。常放大光明, 具足诸神通, 名闻遍十方, 一切之所敬,常说无上道, 故号为普明。 其国土清净, 菩萨皆勇猛,咸升妙楼阁, 游诸十方国, 以无上供具、 奉献于诸佛。作是供养已, 心怀大欢喜, 须臾还本国, 有如是神力。佛寿六万劫, 正法住倍寿, 像法复倍是, 法灭天人忧。】
这是乔陈如尊者成佛以后的情况。我们看看,这里有个【 菩萨皆勇猛,咸升妙楼阁】,妙楼阁是什么地方?从后面的【游诸十方国,以无上供具、 奉献于诸佛】来看,跟《阿弥陀经》上所说的:其国众生,常以清旦,供养他方十万亿佛,即以食时,还其本国,饭食经行很接近。这个妙楼阁就是极乐世界了。
在我们这里,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助教,两尊菩萨经常来往于娑婆世界,协助释迦佛劝化大众往生极乐。这在世间法是不行的,要发冲突的:他人将此方信众拉到他的地盘去,这还了得!那不是用战争解决问题,就是扯上经济纠纷,矛盾叠起。而诸佛都劝自己的信众往生极乐世界,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是释迦佛的得力助教,度化众生的目标一致,根本没有冲突。此地他方的诸佛都一个道理。可见普明如来的佛国土,与释迦佛教化大众的宗旨一样。这些勇猛精进的大菩萨,都能在极乐世界与他方世界自由往来。佛说化城品的意义深刻,我们要领略其中的意思。
【佛寿六万劫】这是乔陈如尊者成佛以后住世的时劫。我们经常看到,某佛住世多少劫,相对而言,释迦佛住世就八十年,看到这种情景要不要遗憾?这不必要。维次空间不同,佛在我们这里四十九年就将该说的说圆满了,而在他方世界,人寿动辄几十大劫,他们的六大劫,也就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十年、八年。佛说法的内容是统一的,并不因为众生的寿长就多说一些,也不会因为众生只有七八十年的寿命,就少说一些。
这个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了。华藏世界的诸佛国土,众生寿长各不一样,有的数百数千大劫。而诸佛说法度众,释迦佛亲自证明给我们看了,千经万论,不同的佛国大众,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都让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导归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去了,维次空间不同,但诸佛说法度众的理论方法都一致。如此,我们就不会因为他方大众寿长而羡慕了。
无论寿长与寿短,不接触佛法,不修学圣教,不求出轮回,长寿与短寿都无意义。【法灭天人忧】是何意思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三十六集,二0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