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第142集

慧利 2025年8月12日16:56:43
评论
11

《法华经》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
【佛亦如是,为菩萨时,教化我等,令发一切智心。而寻废忘,不知不觉,既得阿罗汉道,自谓灭度,资生艰难,得少为足。一切智愿,犹在、不失。今者、世尊觉悟我等,作如是言:诸比丘,汝等所得,非究竟灭。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,以方便故,示涅槃相,而汝谓为实得灭度】
阿罗汉得少为足,一叶障目不见森林,还是他缺乏善知识指导。没有佛圣手把手教学,不要说凡夫众,就算阿罗汉与菩萨也应付不了烦恼的困扰。众生的烦恼习气根深蒂固,堕落成性,没有善知识时时督促提示、没有好的修学环境,修行路上举步维艰。
【一切智愿犹在不失】,这是大众都想快速成佛,可事与愿违,身不由己。现实当中,不就有很多同修发大誓愿效法地藏菩萨、下恶道度众生吗!虽然这个愿望不贴实际,但也不是坏心,说明大众初发心都是好的。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,当初的愿望好,要有正确的理论方法,才能做到有始有终。十方诸佛不疲不厌的劝告大众往生极乐世界,就因为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,我们的一切大愿都能顺利完成。
【今者、世尊觉悟我等,作如是言:诸比丘,汝等所得,非究竟灭。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,以方便故,示涅槃相,而汝谓为实得灭度】的非究竟灭,就是烦恼未曾断尽。阿罗汉仅仅断了见思烦恼,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尚在,甚至看到世尊示现入灭,哭得死去活来,伤心欲绝。他们根本不知道佛已经证到不生不灭,示现涅槃,是为了让懈怠散漫、不肯精进努力的学人生起警觉心而已。
而烦恼习气重的魔外,他看到佛示现入灭,则认为成佛以后也不过如此,佛也有生死。波旬魔王当年看到释迦佛入灭,高兴的不得了,认为佛一走,他就可以为所欲为、好日子来了。可他并不明白,佛这里示现入灭,随之用另一个身相出现,并没有停止度化众生的工作。历代祖师大德都是佛圣示现的,要不然的话,谁有能力从浩如烟海的诸经当中理出头绪、以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为归宿?
不以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出现,以其他身份度化众生,现代的净老法师就是例子。净老借助现代化的宣传设备,将佛法传遍全世界,闻法得度者之多,不也跟释迦佛住世当年一样吗!波旬一叶障目,高兴的太早了。而与释迦佛有缘的自力法门修行众,他们喜欢住在这个地球上,佛变现作其他身份继续度化他们,这些大众当中不少就是阿罗汉众。
诸佛度化众生到什么程度为圆满?将他劝归极乐世界为圆满。这是我们看到的现实问题:在佛陀座下证个阿罗汉、菩萨果的不少,证到佛果位的,就法华会上的八岁龙女!释迦佛度化众生如是,其他诸佛亦复如是。华严一会,华藏世界的诸佛国土,我们看到了,与娑婆世界大同小异,众生都很难度化。而再难度化的众生,只要他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,就化难为易、一切问题都解决了。我们没有听说往生极乐世界者退堕到三恶道、更没有听说菩萨、阿罗汉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悔的。净土念佛一法登峰造极,谁能真信切愿专精念佛,谁就成功了。
【世尊,我今乃知实是菩萨,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,以是因缘,甚大欢喜,得未曾有】,这是阿罗汉们认清了自己的家底有多厚,谓知己知彼。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,就知道如何修为,补足功夫了。一旦知道自己错在那里,我们就刹那明白了为什么以前吃了很多亏,找来找去,病根还在自己身上。只要将自身的缺陷改正过来,就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。
五百阿罗汉以是因缘,甚大欢喜,得未曾有,正是儒家大德说的: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。将佛圣的教诲圆满落实下来,眼中没有一个仇人,心里没有一丝纠结,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年年是好年,日日是好日,法喜充满,万事如意,这样的好日子那里寻去!
十地位当中有个欢喜地,我们虽然是凡人,可心情舒畅,霍然大度,春风漾溢,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念弥陀佛,这不就登欢喜地了吗!欢喜地菩萨的修行位次相当高超,我们在凡夫位就提前享受到了。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这话千真万确。有没有修学成就,自己的欢喜心是最好的说明。
【尔时阿若憍陈如等,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我等闻无上、 安隐授记声, 欢喜未曾有, 礼无量智佛。今于世尊前、 自悔诸过咎, 于无量佛宝, 得少涅槃分,如无智愚人, 便自以为足。 譬如贫穷人、 往至亲友家,其家甚大富, 具设诸肴膳。 以无价宝珠、 系著内衣里,默与而舍去, 时卧不觉知。 是人既已起, 游行诣他国,求衣食自济, 资生甚艰难, 得少便为足, 更不愿好者。不觉内衣里、 有无价宝珠。 与珠之亲友, 后见此贫人,苦切责之已, 示以所系珠。 贫人见此珠, 其心大欢喜,富有诸财物, 五欲而自恣。 我等亦如是, 世尊于长夜,常愍见教化, 令种无上愿。 我等无智故, 不觉亦不知,得少涅槃分, 自足不求余。 今佛觉悟我, 言非实灭度,得佛无上慧, 尔乃为真灭。 我今从佛闻  授记庄严事,及转次受决, 身心遍欢喜。】
肴膳,即丰富的筵席。尔乃为真灭的真灭,即烦恼断尽。
这是佛说《化城喻品》的收获,让广大学人深刻认识到往生极乐世界的重要性,都愿意求生极乐世界。乃至最难度化的声闻、缘觉、阿罗汉众,都被往生极乐世界的妙法感化了。乔陈如尊者还作偈为证,发愿将净土一法发扬广大,转述一切有缘。
五百弟子授记品到这里圆满,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四十二集,二0二五年七月二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