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第170集

慧利 2025年8月12日17:08:22
评论
16

《法华经》卷四 见宝塔品
【是时、诸佛各在宝树下、坐师子座,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,各赍宝华满掬、而告之言:善男子,汝往诣耆阇崛山、释迦牟尼佛所,如我辞曰:少病、少恼,气力安乐,及菩萨、声闻众、悉安隐否?以此宝华、散佛供养,而作是言:彼某甲佛,与欲开此宝塔,诸佛遣使、亦复如是。】
安隐的隐,通假字,即稳。诸佛遣使者问候释迦佛,很有人情味。【少病、少恼,气力安乐】,问的恰到好处。 当时的释迦佛年事已高,这样问候很暖心。人到老年,有个健康身体最幸福。少病,自己不受苦,也不连累他人。我们看到,很多老人躺在床上不死不活,身上磨的到处是褥疮,那多么痛苦!要得老来健康无病,平常就要做功夫。作什么功夫?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功夫。这六项功夫做到位,则百病不生。
世间人贪心太重,既想有个健康身体,又要随顺六尘烦恼,大吃大喝,放纵情欲,那有受的罪呢。五戒十善,不只是修行人要做的功夫,这是幸福人生的基本保证,谁受持谁得益。少恼,这个恼,是烦恼,儿女不孝是烦恼、人事不谐是烦恼、缺吃少穿是烦恼,等等,人到老年太艰难,外缘境界不好,则苦上加苦。
【气力安乐】, 是精神境界开朗自在。人老了,精神包袱太重,老人们很难有乐观的心态。若是一辈子吃素念佛,力行十善者,那就大不一样了,越到老年,越法喜充满,良好乐观的心情千金难买。【及菩萨、声闻众、悉安隐否】?这是诸佛问候释迦佛:座下的弟子都好教化吗。弟子尊重师父,听师父的话,僧团就好管理。
【彼某甲佛,与欲开此宝塔,诸佛遣使、亦复如是】。是诸佛说明了自己的来意:为开塔瞻仰多宝佛而来。如此佛圣集会的庄严场所,就是开塔的隆众仪式。
接下来,释迦佛开塔了。
【尔时释迦牟尼佛、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,各各坐于师子之座,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。即从座起,住虚空中。一切四众,起立、合掌,一心观佛。于是释迦牟尼佛、以右指开七宝塔户,出大音声,如却关钥、开大城门】。
这座宝塔是悬浮在空中的,释迦佛升空而起,四众弟子也顿生恭敬之心,都起立合掌,一心瞻仰宝塔。释迦佛按动了宝塔的机关,塔门开启的音声如雷贯耳,人心激动,塔门随之畅开。【如却关钥】的却,是按动;关钥,即机关。现在是电器时代,我们启动某个按钮,电器就开始工作了,释迦佛开宝塔并不费力。
【即时一切众会,皆见多宝如来、于宝塔中坐师子座,全身不散,如入禅定】。
时间虽然过去了无量劫,可多宝如来的肉身如生。坐师子座的师子座,是宝椅。我们看到诸经上记载说,佛住世升坛说法,国王大臣都给佛供养师子宝座,材料都是上等的香木,自然散发香气,且美观耐用,坐着舒服。全身不散,是多宝如来跏趺而坐,端正庄严。如入禅定,是多宝如来面色安祥,跟坐禅一样,这个功夫实在了不起。四众弟子看到入灭无量劫的古佛如此安祥镇定,敬仰之心油然而生,都不由自主的跪拜在地。
【又闻其言:善哉善哉,释迦牟尼佛、快说是法华经,我为听是经故、而来至此】。 这是多宝如来开口说话了,鼓励释迦佛讲说法华经,并且对一切诸佛与四众弟子说:我就是为了听释迦佛讲说法华而来此地。古佛与今佛示现瑞相也罢、示现其他神奇也罢,都不离劝说众生觉悟回头,不搞热闹,不哗众取宠。
【尔时四众等、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,叹未曾有,以天宝华聚、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】。这句经文,我们要好好探讨。对于诸佛说法,不少同修都存有疑惑:古佛与今佛说法有区别吗?从这句经文来看,大家就明白了,诸佛说法都一致,不会随着时间与空间而改变。多宝如来听闻释迦佛讲说法华,也是为了给大众确认这一事实。四众弟子见此情景霍然大悟:明白了诸佛说法的统一性,都以香华供养古佛多宝如来与今佛释迦摩尼。
【尔时多宝佛、于宝塔中、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,而作是言:释迦牟尼佛、可就此座】。古佛给今佛分半座,是什么意思?是承认他一生所说之法是对的。能跟古佛平起平坐,对于今佛,那是无上的荣誉。释迦祖师在我们这里说法度众,所受的委屈太多了。即便释迦佛临近八十高龄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,外道还是经常毁谤佛。
他们毁谤佛不要紧,要紧的是动摇了四众弟子修学的信心,这对释迦佛弘法很不利。有了古佛让半座、古佛出面赞誉释迦佛,外道就没话说了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一百七十集,二0二五年七月三十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