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383集

慧利 2023年3月9日17:30:24
评论
250

《楞严经》卷六
【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】
在极度浊恶的末法时期,如果还有人意识到轮回世间颠倒无常、罪恶深重,希望出离这个世界、不愿与社会大众同流合污,洁身自好,难能可贵!如此高素质的人是净土法门的当机者,他一旦专精念佛,成功率极高。因为他求生极乐世界的目的很纯正,只想完善自己的智慧德能,别无杂念。让凡夫众一下子证阿罗汉果位,这很不现实。就算他有强烈的出离愿望,不用净土法门取得,其他方法心有余而力不足!其中的原因,我们探讨的次数太多了,大家都明白。诸佛菩萨教众生专精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只有带业往生极乐世界,才能解决凡夫众出轮回成佛道难题!除此之外,还有什么妙法?往生到极乐世界,好处说不完。
首先,极乐世界物质生活能满足一切人的需要,大众在修行上无忧无虑,不为最低限度的生存资料发愁。其他的寿无量、福无量,还有美好和谐的人事环境、导师阿弥陀佛不离方寸随时指导,都是修行人所希望的难得助缘。而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是用佛号压住烦恼,能断更好,断不了,只要临终记着念佛,记着求生极乐世界就够了,带业往生,到极乐世界再断不迟。
往生到极乐世界,不但出离了轮回,而且成就了佛果——因为,一旦到了极乐世界,神通智慧几乎跟阿弥陀佛等齐。古大德说得好,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成佛,这是真话。因此,宣扬净土法门的功德最大、度众最多!而且是一步到位将有缘众生度成了佛!文殊菩萨理所当然力劝大众求生极乐世界,有根据的。
据史料记载,禅宗六位祖师的法缘,六祖能大师最为殊胜,前面的五位比不上,后面更没有超过能大师的。但能大师座下修行成就的仅仅四十四人!那还是中国的唐朝、武则天执政期间、禅风正盛的时节。那时的大众善根深厚,六祖又是明师,但成就率仅此而已,往后更不用说了!六祖当时座下共有多少人修行?禅风最盛的时候,六祖座下恐怕数千人不止吧!而与净土相比,净宗初祖慧远大师所在的东林祖庭,共修者123人,百分百成就,都以种种瑞相往生到极乐世界了。这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?给我们的启示又是什么?想必大家都清楚。
我们结合现实,再参考文殊菩萨这段偈颂,不就霍然大悟、醍醐灌顶了吗!说观音菩萨慈悲,救苦寻声,就慈悲在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妙法成就大众离一切苦,得一切乐。观音菩萨悲悯众生,将最好的成佛妙法奉献给大众,因此,文殊菩萨感慨万千的赞叹观音菩萨:【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】。这个涅槃心,就是心中只有弥陀圣号,不间断不加杂。观音菩萨生生世世教化众生,都本着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不疲不厌,化身千百亿,宣说净土法门。
我们再看文殊菩萨的偈颂:【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常修学】。意思是,净土念佛成就一法,那是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,二力法门!其他法门无与伦比的!自余诸方便即极乐世界的种种助缘;皆是佛威神,即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。净土一法,只要自己专精念佛,雷打不动,一门深入下去,人人都得往生极乐世界!这几乎没有什么秘诀,念佛就是最大的功德,没有什么能超过念佛的快乐。【即事舍尘劳 非是常修学】,这组偈颂如何解释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三百八十三集,二0二三年三月五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