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111集

慧利 2021年8月5日08:22:23
评论
349

《楞严经》讲记

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

主讲:印正老师

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,印正感恩大家了!

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。

我们继续探讨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。
【唯一国人。同感恶缘则彼小洲。当土众生。睹诸一切不祥境界或见二日。或见两月。其中乃至晕适佩玦。彗孛飞流。负耳虹霓。种种恶相。但此国见。彼国众生。本所不见。亦复不闻】
我们还探讨这段经文。古人敬天畏地,对于不祥之兆的出现,负责天相学的臣工要向皇帝呈报上谏的。

天子呢,率领文武百官,后宫嫔妃,沐浴斋戒,叩拜天地宗祖祠。大赦天下,号招全国人民慈心不杀,素食戒淫。这不能说是封建糟粕吧!传统文化几乎都是精华篇章,那是圣贤的经验之谈,没有我们挑剔厌嫌的什么。或见两月。其中乃至晕适佩玦。两个月亮的现象很少见,佛既然说,肯定有。玦,是半个玉环。古人用它做佩饰,可以挂扇子或者其他随携品。晕适佩玦,是月亮上面背个半圆,跟彩虹一样。有时太阳上也有这个现象,都不好。彗孛飞流。彗孛是流星,我们都见过。在同一个夜晚,同一时,流星象下雨一样纷纷落下,也是大凶之兆。

【负耳虹霓】就是我们刚才说的,太阳背个彩虹。种种恶相。但此国见。这种现象,往往其他国家的人看不到,只有本地区本国家的人看见。彼国众生。本所不见。亦复不闻。其他地区国家的人不造这个恶业,他们看不到,也不遭受灾难。各人业障各人了,别人替代不了你。要想不受,你就别做。

我们再看经文【阿难。吾今为汝。以此二事。进退合明。阿难。如彼众生。别业妄见。瞩灯光中所现圆影】

佛的意思是说,众生遭遇的种种灾难,本来没有,就跟人的眼睛一样,生病了,无端看到空花灯晕!灾难的出现,是无中生有,众生没事找事,自找苦吃。太上所说的福祸无门,唯人自招。以此二事,就是别业妄见与同分妄见。同分妄见是大众的共业,别业妄见则是个人的灾受。佛用很简单的病眼做比喻,觉醒大众,把杀盗淫妄诸种恶业断了。全球同断,此地就是极乐世界,个人断了,大灾大难祸及众人,你安然无恙。

【进退合明】是什么意思呢?人要适可而止,不能贪得无厌。贪为苦本。合明,这个明,就是自知之明,自己有多大的手,端多大的碗,那怕今天只赚到二斤大米,那是从正路来的钱,吃下去心安理得。

我们的六祖能大师就是这样个贤人。每天砍柴上街去卖,吃力气饭,养活自己与老母亲。未发迹之前,独善其身。一个行为端正,勤劳质朴,心地善良的人,他绝不会穷多久。他之所以现在受穷,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磨练砥砺他。看他能不能做到贫贱不移。圣贤的行为在给我们做榜样,六祖做的成功,释迦牟尼佛做的更成功!佛陀苦行学道,把自己身上的贵族习气全部磨掉,不折不扣的悟道成佛。成就以后的六祖没有在高名厚利当中退堕,释迦牟尼佛也一样,终生三衣一钵。

【别业妄见,瞩灯光中所现圆影】佛这句话说到家了!无事生非,贪得无厌,我们把极乐世界糟蹋成娑婆乱世。我们为什么堕落到如今的悲惨世界?又如何回到极乐世界去?因为我们贪嗔痴慢,自高自大,因为我们五欲六尘,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贪吃贪睡,杀盗淫妄,你不遭难谁遭难,回归极乐世界,现断杀盗淫妄!而·精进念佛,能度脱被我们严重伤害过的众生,两者结合,就有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。现在行动并不晚。

【虽现似境。终彼见者。目眚所成。眚即见劳。非色所造】的意思是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既不要被妄相吓倒,也不要被妄相迷惑。苦难看起来很强大,如同乌云压顶,但我们一念回心,诸恶不做,众善奉行,则转祸为福,一片吉祥。

【非色所造】,这个色,在这里指真实。病眼看到的空中飞花,还有灯晕,那都是假的,病人看来象是真的,病治好了,这些幻象自然消失。
【然见眚者。终无见咎。例汝今日。以目观见山河国土。及诸众生。皆是无始见病所成】

我们看,终无见咎四个字,意思是见的功能没有差错,眼睛生病的人,他的见性功能与健康人一样,并没有多出什么也没有短缺什么,佛陀一针见血的告诉我们,眼前的一切人事物,与无休无止的六道轮回,都是幻觉,无始见病所成。无始见病,就是妄想分别与执着,就是我们做恶成性,忘了圣贤教育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。

与见缘。似现前境。元我觉明见所缘眚。觉见即眚】这是什么意思呢?
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
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一百一十一集,二零二一年八月三日。

 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