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118集

慧利 2021年8月13日08:19:06
评论
363

《楞严经》讲记

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

主讲:印正老师

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,印正感恩大家了!

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

我们继续探讨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。
【阿难。汝犹未明一切浮尘。诸幻化相。当处出生。随处灭尽。幻妄称相。其性真为妙觉明体。如是乃至五陰六入。从十二处。至十八界。因缘和合。虚妄有生。因缘别离虚妄名灭。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。常住妙明。不动周圆妙真如性。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。了无所得】
我们在前面解说的对与不对,佛陀这段经文,就是最好的印证。

佛说,一切幻相都是真心迷惑以后产生的幻相,而且,这些幻相极不可靠,生灭无常,就跟六月的天空一样,说变就变,正所谓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。一切法是因缘合和的假相,注定不能长远。

从古到今,展眼看去,世间那一样事物是恒常不变的?参透了诸事无常的道理,还执着贪占什么!为什么不潇洒一些呢!这里的潇洒,不是跟着六尘烦恼去狂欢,而是不要忧心忡忡,患得患失,一辈子活在苦恼当中,身心交困,那是他不懂得生活,给别人不留余地,也不给自己留余地,眼界窄,心量小,与贫富贵贱没有关系。一辈子活下来,命终之时,人都是累死的。

说人生累,我们看看王熙凤这个人,她确实很累:操心丈夫勾搭别的女人,又防犯权位被人夺去,还要趁着大权在握广敛钱财。精疲力尽,怀了几胎男孩子都掉了。

结果呢,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辛辛苦苦到头,前功尽弃不说,自己死时一口棺木都无着。说王熙凤聪明,她确实有才干有魄力,但这个人的结局,令人唏嘘。说她笨,她确实笨!利欲熏心,利令智昏!福是修来的,不是贪来的,贪为苦本,怎么能带给你幸福呢!可是,在幻化无常的人生当中,类似王熙凤的男男女女前赴后继,玩弄人生,蔑视圣教,混乱乾坤,最后堕下无间地狱的不计其数!我们从凡夫众的忙忙碌碌,再看看圣人的清静无为,一目了然!圣人知道妄相是假的,他绝不参与其中贪图名利。圣人应化到世间,就是提示我们,不能这样做!这样做下去绝无好结局!

【幻妄称相。其性真为妙觉明体】佛的意思是,生生灭灭的幻相,不是外来的,也不是谁强加给你的,是你一念贪心变现出来的。生灭很痛苦,想必大家都深有体会。身体的生灭,每一次生死,生老病死苦,谁不在其中呢!而意识上的痛苦,可令人失去理智,走火入魔,精神分裂。

凡夫众,从来没有好日子,不是物质困乏,就是精神空虚,不是身体疼痛,就是精神痛苦。这就是迷得太深了,把生灭幻相当成真的,在幻相当中捕风捉影,活活累死。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我们的身体都是假的,还有什么是真的!而为了身外之物,狠心的伤害别人,这个罪业太深了。人世间的冤冤相报,不就是互相伤害吗!大家都知道身处幻境的话,就会主动忍让。

佛家的六度法门,其中之一就是忍辱。当别人伤害你的时候,我们以平等心安然接受,不与他一般见识,忍他,让他,过去生中结下的恶缘就消解了。佛家将受苦叫做消孽,将享乐叫做消福,这是合情合理的。凡是报在自己身上的,都是本人亲自造下的,你不承当谁承当!忍辱仙人,当年坦然接受歌利王的残害,他知道因因果果,知道此劫难逃。以他忍辱的真实功夫感化了对方,实属可贵!而平平常常的日子,我们看到,一个活生生的人忽然出事,死于非命,那个残酷的死相,跟凌迟大罪差不多!

还有,就算活到正常年龄,临死的前一年或几个月,辗转床第,生不如死,受尽折磨,跟凌迟大罪有什么区别呢!那都是不觉悟,造下滔天罪业还不忏悔,继续造作,一直到最后一口气还不罢休!遭受极大苦难仍不觉醒,这就是众生的悲剧!
【如是乃至五陰六入】什么是五陰六入?就是自性的能,见闻觉知迷惑以后的情况。五陰就是五蕴,色受想行识。六入呢?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染上了六尘。尘浊深入到六根当中,叫做入。这一进入麻烦大了!

我们的清净日子到此结束,从此更无宁日!六尘,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与六根相接,染污了净心,导致了烦恼。从十二处。至十八界。因缘和合。虚妄有生。因缘别离虚妄名灭。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。常住妙明。不动周圆妙真如性。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。了无所得。什么是十二处十八界?
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!

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一百一十八集,二零二一年八月十日。

 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