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楞严经】卷七
【云何汝等在会声闻,求最上乘,决定成佛?譬如以尘扬于顺风,有何艰险?若有末世,欲坐道场,先持比丘清净禁戒。要当选择戒清净者,第一沙门,以为其师。若其不遇真清净僧,汝戒律仪必不成就。戒成已后,着新净衣,然香闲居,诵此心佛所说神咒 ,一百八遍。然后结界,建立道场】。
修行成就的秘诀,对任何程度的大众来说都是持戒、专精。【求最上乘】的最上乘,就是最圆满的法门与最圆满的功夫。古今大德公认最圆满的法门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往生到极乐世界等于成佛。没有说持颂楞严咒最殊胜、是第一。就楞严咒本身来说,咒语太长,持起来很不方便,达不到三根普被、利钝兼收的效果,这就是它度化众生的局限性。比之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远远不及!决定成佛,对末法大众来说,还是念佛!无论学习那部经,都不改变求生极乐世界的大愿。
【若有末世,欲坐道场,先持比丘清净禁戒】。这个末世,就是末法乱世、我们现在就处在乱世,法弱魔强,社会风气污染之严重史无前例,学坏容易学好难。如若作不出比古人更为精进的功夫,如何能修出成就?时间不等人,散漫不得。父子上山,各自用力。关起门来老实念佛,不要问别人的长短,只关心自己这个月比上个月有没有进步,时时鞭策自己,不将错误带到明天去。
欲坐道场,这个道场是什么地方?有道风的修行场所!何为道风?住众严持五戒,力行十善,专精用功就是道风。这样的寺院、庵堂、还有在家众的居士林、包括我们自己的家庭,具备以上条件,都是好道场。有庙无道,不能兴教。道场建得再庄严,塔庙坚固,住众修行不如法、不守戒,这只是形式上的道场,没有用的。佛在这里特别告诉我们,发心出家续佛慧命:先持比丘清净禁戒。没有这样的大愿心,千万别出家!
我绝不劝同修大众在目下这个时代剃度出家,那非常危险!原因是大多数人不但持不了比丘清净禁戒,五戒都持不了!要坐在道场统领大众,你将给广大修行人扮演什么角色?所谓一人兴教、一人灭教。自己能严持五戒与比丘众戒,专精修行,出家坐道场,那将成就一大批人;而当人戒律松散,暗中酒肉淫色,不专不精,上午经忏,下午法会,杂修乱修,全搞热闹,出家、在家二众被他误导得面目全非,肯定修不出成就来!到底是罪业还是功德?道场不是好坐的。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!偷鸡不成蚀把米,将别人误导三途,自己的下场绝对好不了,何苦来哉!
【要当选择戒清净者,第一沙门,以为其师】。释迦佛这句经文说到了我们心坎上:所谓出家容易修行难,不遇明师总是闲。自作聪明空费力,屁股坐破也枉然。发心出家必须要有师承,没有好的师父,你先不要着急剃度。如若被冒牌比丘剃度了,可能耽误你一生!现在,出家剃度几乎没有什么条件,只要你愿意,精神有毛病的、社会上混不下去的、逃避公安机关追捕的犯罪分子、想借佛门骗钱骗名者......人家都剃度!剃度完怎么办?造孽!地狱门前僧道多!不要蒙混过关贪图佛家的便宜!那要十倍百倍尝还的。要当选择戒清净者,这是我们拜师父的第一个条件,不能盲目的拜师父。自己对师父的要求,必须看他戒律如何。心地清净,戒律精严,用功专精,这样的师父肯定是善知识,跟着他,你将会一帆风顺。
第一沙门,即上等功夫的出家人。沙门,是出家众的总称,意思是勤息。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。跟师父就要跟这样的大德高僧。【若其不遇真清净僧,汝戒律仪必不成就】。佛重复说,如果遇不到这样的大德,你跟着不斋不戒的所谓师父,注定修不出成绩!现在的出家大德少之又少,跑一百个寺院恐怕也找不到这样的好师父,怎么办?那就不要勉强出家,在家居士修出成就的不少!而且,末法时期修出成就者基本都是在家女众。秘诀是什么?她们靠着自己家庭的有利条件,不分昼夜,不受约束,一句佛号专精到底。这正符合佛陀以上的条件:她的家庭就是道场,她一门深入,专精修学,心慈行善,是标准的佛弟子!为什么非要出家呢?没有缘分成就大众,就先一步成就自己吧!【戒成已后,着新净衣,然香闲居】。作何解释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记第四百四十四集,二0二三年五月五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