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528集

慧利 2023年8月1日16:19:27
评论
207

《楞严经》卷八
【三者嗅报招引恶果。此嗅业交。则临终时。先见毒气充塞远近。亡者神识。从地踊出。入无间狱。发明二相。一者通闻。被诸恶气熏极心扰。二者塞闻。气掩不通。闷绝于地。如是嗅气。冲息。则能为质为履。冲见。则能为火为炬。冲听。则能为没为溺。为洋为沸。冲味。则能为馁为爽。冲触。则能为绽为烂。为大肉山。有百千眼。无量咂食。冲思。则能为灰为瘴。为飞砂沥击碎身体。】
我们看,一根造恶,六根受苦!相反,一根清净则六根同时清净!未学佛之前,我们很多人都认为,人生只有一世,肉身受制于水淹、火烧、刀割、压挤等摧残,人就感到痛苦,死后一切都不存在了。但当我们看到生前做恶、神识所受的种种苦报,跟活着的时候、肉身所受的痛苦并无差别以后,有几个人相信?科学上给不出证据,也不支持佛家的神不灭论,人们就可以明地暗里随心所欲,造种种恶了。佛陀不说假话,也没有必要说假!给我们道出神识脱离肉体以后所受的极大痛苦,是千真万确的!
神识,说起来只是一股气而已,飘游飞荡,为什么还有跟肉身一样的感受呢?这就是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!生前所造的诸恶不会因为肉体的死亡而跟着注销,都储藏在阿赖耶识当中,意识痛苦不安,围绕着意根的其他五根也痛苦不安!地狱身就是身体。生前对六尘的享受太严重,稍有伤及自身利益的事就不能容忍,为此造下无量罪恶,来不及受报,果报在地狱。防非止恶,任何有损道德的事都不做,是最明智的选择,否则,要受大苦难的。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,唯恐一念之差造诸罪业,玷污了纯洁的心灵,不给自己留有任何犯错误的机会,这就是圣贤境界。凡夫众做恶成性,任何恶的念头与行为一旦落进当人的阿赖耶识,跳进大海都洗不清。无论落在那一道,都完整的保留着。
虽然神识飘飘荡荡,看似无所约束,它同样受制于阿赖耶识,被生前的业力与习气支配,逃不过所造的罪恶,死后照样受报。【三者嗅报招引恶果。】这个嗅报,是鼻子造下的罪业,嗅到合适自己的气息,随之引发其他诸根的烦恼,造下大恶。一个很简单的例子:自己今天吃素菜,没有想肉的概念,忽然嗅到左邻右舍家里有酒肉的气息,忍不住垂涎三尺,动了吃肉的念头,操刀杀生,嗜血成性,杀气腾腾,再也忘不了肉食的诱惑,越杀越多,不可竭止。由鼻嗅诱发的罪业太多了,欠下无数命债,被杀的众生对他恨之入骨,绝不放过。
【此嗅业交。则临终时。先见毒气充塞远近。】为什么在临终时,嗅觉引起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呢?这就人福尽了,即便山珍海味摆在他面前,他嗅到的都是毒气、尝到的都是苦味。在将死未死之际,半在阳世半在阴,他还贪着美食,催逼着家人杀生煮肉给他吃。可人间的美味飘窜到他鼻子,却将他呛死,结束了他残存的一点生气。【亡者神识。从地踊出。入无间狱。】他的神识并没有因为脱离了病苦难耐的肉体而感到轻松,而是为毒气所逼,到处躲避,钻在地下,毒气跟随地下,苦闷难忍,又踊出地面升在空中,但他家里大摆宴席给他办丧事,到处弥漫着荤腥酒气,毒气熏天,朦朦胧胧当中,他看到宴席上的鸡鸭鱼肉都变成活物,冲他而来,啄鼻啄眼,他惊慌失措,一路下堕,落在无间地狱。
【发明二相。一者通闻。被诸恶气熏极心扰。】这个二相,即通与塞。熏极心扰,是痛苦不堪。鼻息通畅,吸进去的是被毒气,被活活毒死。【二者塞闻。气掩不通。闷绝于地。】到他醒过来,感觉到毒气依然,想着闭塞呼吸逃避毒害,结果又被闷死。就这样反反复复,死而后生,生而后死,无休无止,不知道何时结束。
【如是嗅气。冲息。则能为质为履。】这个为质,是被怨家债主质问索命;为履,是怨家债主逼迫践踏,百般摧残他,因此昏死过去。【冲见。则能为火为炬。】再次醒来,眼睛刚刚睁开,怨家债主准备好了火柴铁锅,他生前喜欢吃叫化鸡,怨家债主也将他包在泥中置于火上长时烤烧;喜欢红烧焖炖,怨家债主也如法炮制,杀煮煎炒,辣椒油锅,苦不堪言,昏死过去。【冲听。则能为没为溺。为洋为沸。】冷风吹活,怨家债主还未散去,给他准备了新的刑罚。他生前杀害动物的手段极为残忍,这里一一让他尝试。具体如何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二八集,二0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