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583集

慧利 2023年10月2日10:42:02
评论
220

《楞严经》卷九
【又彼定中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所证未获,故心已亡,历览二际,自生艰险,于心忽然生无尽忧,如坐铁床,如饮毒药,心不欲活,常求于人,令害其命,早取解脱。此名修行失于方便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若作圣解,则有一分常忧愁魔,入其心腑。手执刀剑自割其肉,欣其舍寿;或常忧愁,走入山林,不耐见人。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】
人生道路不会一帆风顺、修行上也会遇到种种障碍!释迦牟尼祖师还有三月马麦之报,凡夫众那能一点困难没有呢!有困难解决困难就是了,不要为此发愁、甚至寻死寻活!更何况我们有诸佛加持护佑,万不得已之时,求佛拜佛,往往很灵验!为什么那么悲观呢!情绪时涨时落,时喜时忧,我们用阿弥陀佛圣号对治就是!阿弥陀佛圣号是万灵丹,包治万病。七情六欲都是病,修行,就要将这一切都转为智慧,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。
阿弥陀佛圣号就这样殊胜!阿弥陀佛圣号是我们的主心骨,有了困难,急念佛号就能扭转乾坤,获得吉祥!特别是遇到修行当中忽然悲观厌世轻生寻死这种现象,我们就用佛号对治!万缘放下,冷静下来念一两天佛,所忧愁的事情就迎刃而解、情绪就转为清净祥和,这个办法好得很。
【历览二际,自生艰险,于心忽然生无尽忧,】这个二际,是前后。艰险,是畏惧。目下有困难,心情不好,触发往时,思前想后,觉得活着太累太累,失去了生活的勇气,生起无限忧愁:我这样的苦什么时间能结束呢?活着真累!不想住世了。自己对佛法未参透,又误听了邪师说死亡就是涅槃,人一死就不受苦了,因此,他误入歧途,一心想死。
【如坐铁床,如饮毒药,心不欲活,】这是他在精神压力之下度日如年,希望尽快解脱。这个铁床,即火床,地狱刑具之一;毒药,是服毒之后痛苦不堪!他整天心慌意乱,食不甘味寝不安枕,盼着自己一死了之!可是,越想死越死不了,这种情况下,他就采取自杀的手段!但每一次都被人发现,死不了,怎么办?
【常求于人,令害其命,早取解脱。】是他苦苦哀求别人杀他、甚至给人家丰厚的报酬。听到他这样不正常,人人都躲着他,包括他的亲人都不愿意接触他,唯恐被他连累吃官司!正常人都明白,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,他这样肯定是病态!
自杀以后的人,神魂七天死一次!很痛苦的。他生前是服毒自杀,神魂就服毒;上吊的,神魂就上吊......等等,一直到替身出现才停止自杀!我们到医院看看那些因自杀而被抢救的人,特别是服毒的,大盆子的肥皂水灌进肚子洗胃,那是什么感觉?死时痛苦不堪,死后能有什么好报?临命终时,往生善道的人痛苦少,往生恶道的人痛苦多。而往生极乐世界的念佛人几乎没有什么痛苦:坐着往生,站着往生,头脑清醒,语音分明,甚至还给周围的人说:他看到阿弥陀佛来了,说完,眼睛一闭就走了。那有在自杀的极度痛苦之下得解脱的道理?
解脱二字的意思是什么?是摆脱精神的痛苦与身体的痛苦,身心安和,他那一样解脱了?【此名修行失于方便,悟则无咎】 这个失于方便,是情绪纠结,想不开。持念佛号以后,得佛力加持,就明白这是病态,不正常,更不是断烦恼成菩提的境界,觉悟过来,恢复理智,难关就过了。以后再遇到这种现象,则心有防备,不会走极端。
【若作圣解,则有一分常忧愁魔,入其心腑。手执刀剑自割其肉,欣其舍寿;或常忧愁,走入山林,不耐见人。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】从佛这几句经文当中,我们看看这样继续下去后果有多严重!忧愁魔是什么?就是自己的心结。情绪过度就是魔!儒家学人的用中,中庸之道,就是保持自己不偏不倚,不温不火,不悲不喜,不忧不愁.....事事恰到好处。这与佛家的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等等是一个道理,永远保持心态平衡,理智不失。
而手执刀剑自割其肉,欣其舍寿,这已经是精神失常了!这种病有没有办法治疗?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好办法,只能给点镇静药。镇静药长期服用副作用很大!不但严重破坏了人的免疫力,而且用久了,就镇不住患者的狂躁情绪,这个人如同迷头认影的演若达多,到处乱撞乱跑,不是掉下悬崖,就是掉进井里,悲惨的死去。
大家有条件的话到精神病院去看看,这些精神失常的人自己打自己,咬舌头撞墙,在医护人员未防备的情况下,用刀自残自割,很可怜!或常忧愁,走入山林,不耐见人,这在医学上叫作自闭症,这种情况还有救。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他能听进去,久久受佛号的熏陶提携与阿弥陀佛本愿加持,这个人能够慢慢回归正常。被五阴魔纠缠堕落者,主要是自力法门修行者,念佛人不会遇到。这就是净土法门的安全可靠、古今大德一致推荐的原因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百八十三集,二0二三年九月二十一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