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卷二 譬喻品
【所以者何。是大长者、财富无量,种种诸藏,悉皆充溢。而作是念,我财物无极,不应以下劣小车、与诸子等,今此幼童,皆是吾子,爱无偏党,我有如是七宝大车,其数无量,应当等心、各各与之,不宜差别。所以者何。以我此物、周给一国,犹尚不匮,何况诸子。是时诸子各乘大车,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。】
《法华经》学习到这里,可能有同修产生了误会:长者赐给了诸子大白牛车,那么,佛果就是佛赐给学人的。这可能吗?修行全靠自用心,佛如何能替代学人成佛?佛赐给我们的无价宝车就是佛祖留下的诸经,依教奉行,人人都能成就佛果。佛圣只能给弟子指路,不能代替众生走路。要到达目的地,还要自我努力。
【所以者何】,是佛看到大众一脸疑惑,向大众解释。【是大长者、财富无量,种种诸藏,悉皆充溢】 这是佛的智慧宝库无所不有。释迦佛住世当年,面对着芸芸众生,大众没有一点佛学基础,要将佛法普及开,难如登天。但佛有智慧有魄力,解决了这个难题。普通凡夫生活上遇到了难题,问佛,佛能解决了;等觉菩萨的一品生相无明破不了,问佛,佛也能解决了,没有什么事情难倒佛。
【而作是念,我财物无极,不应以下劣小车、与诸子等,】这是佛说法度众,总是将最好的方法讲说给弟子。释迦佛五时说法,涉及到净土念佛一法的诸经达到二百多部!这是佛圣时刻提醒学人,促成大众的善根、福德、因缘成熟,尽早往生极乐世界。下劣小车是什么意思?是修行上的难行道。佛并不支持学人靠自力法门修行,那耗时长,出力多,成功率太低,是地地道道的下劣法门。
净土一法是二力法门、七宝大白牛车。自力与他力两相结合,很优胜。临终十念佛号,那怕这个人造孽再深重,只要他头脑清醒,愿意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阿弥陀佛不违前愿,都如约前来接引他。命终之人虽然气力虚弱,但十念佛号绰绰有余、有这个精神。简简单单十念佛号,跟着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世界,就出了火宅,到了清凉地。说出来大众几乎都不敢相信,但这是事实。
【今此幼童,皆是吾子,爱无偏党,】这个党,是派别。父亲对诸子一视同仁,没有偏爱这个,冷落那个,表佛平等度化众生,不厚此薄彼。佛说法公平无私,可惜众生的根性有优有劣,对佛的教诲参习的有浅有深。【我有如是七宝大车,其数无量,应当等心、各各与之,不宜差别】 佛陀升坛说法,不收门票,谁都有资格前来听讲,而佛绝对没有将怨家债主拒绝出去,不给他们闻法的机会。佛氏门中,诸法平等,没有怨亲敌我。
【所以者何。以我此物、周给一国,犹尚不匮,何况诸子。】这是佛的福报很大,佛不吝财。这位大富长者的财力供给一国人民生活之用都绰绰有余,他那肯吝啬几辆车子、欺骗孩子、不肯给孩子们呢!到佛门求佛果都能求到,求个福,那是鸡毛蒜皮的小事。说佛的福报大,释迦佛本来住世一百年,但佛在八十岁那年就走了,留下二十年福报给后学用。有很多人担心入佛门修行,生活会遇到难处,千万别顾虑这个事,只要如理如法的修行,需要的一切,不用求,自然就来了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报,而修学、弘扬佛法,教大众断恶修善,又沾了佛的福,那福报就更大了!大到什么程度?来生要么往生到极乐世界成就佛果,要么生天,要么是人间的大富长者。
【是时诸子各乘大车,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。】这是大众出离了三界火宅以后,才发现成佛的富贵!三界的痴福有限,而出离轮回以后,小小须陀桓的福报之大,都是三界首富无法比拟的,更何况四果学人与菩萨众、佛果位者。三界凡夫众,那怕他位及摩醯首罗天王,福报尽了就堕落下来,轻则暂时停留在下界,重则直接堕下恶道,这点痴福是昙花一现,根本靠不住。须陀桓虽然是初果罗汉,福德能保持住:他天上人间往返七次,就证到四果位,永远不会堕下三恶道。这个好处是三界任何大众都渴望的。
【得未曾有,非本所望】:这是证果学人的感慨万千,早知道出离火宅这样好,我们当初为什么贪着六尘烦恼舍不得放下呢!不学佛不知道成佛的富贵,佛在尽虚空遍法界现大神通度化众生,无所不能,谁能比上佛?而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,物质生活自然不必说,威神力量跟阿弥陀佛一样,这不是喜出望外吗!贪着六道,就是庄子嘲笑世间的名利客,守着死臭的老鼠不肯羽化成仙一样,愚蠢到了极点。
一个得念佛三昧的人,他绝不会留恋这个五浊恶世,就跟得到大白牛车的孩子一样,心满意足,那看得上踽踽独行、靠人力推着走的独轮车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五十三集,二0二五年三月十一日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