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卷二 譬喻品
【舍利弗,于汝意云何,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,宁有虚妄否?舍利弗言:不也、世尊,是长者、但令诸子得免火难,全其躯命,非为虚妄。何以故。若全身命,便为已得玩好之具,况复方便,于彼火宅而拔济之。世尊,若是长者,乃至不与最小一车,犹不虚妄。何以故。是长者先作是意:我以方便、令子得出。以是因缘,无虚妄也。何况长者、自知财富无量,欲饶益诸子,等与大车。】
长者,就是诸佛,佛从未欺骗众生,给我们说,依教奉行就能断诸烦恼,这绝不是欺骗任何人的。【等与诸子珍宝大车,宁有虚妄否】?是不少人怀疑佛法,害怕诸经靠不住:我辛辛苦苦放弃世间的名利,过清苦的修行生活,将来有结果吗?如果没结果,达不到目的,我不全耽误了吗?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很多,这就是大多数人半途退堕的原因。
我们就要深刻探讨信字:信自、信他,信佛所说绝无虚妄。信自,就是佛说的那样,佛说,博地众生都有与佛一样的自性德能,佛所有的,一切众生都有。这样说,大众很容易理解。我们比个很简单的例子,就用人众来比喻,世间的人眼耳鼻舌身意样样都齐全,谁也不比谁少什么,可不一样的是有人学好,有人学坏。平心而论,坏人比好人少了什么没有?一点都未少。人学坏,身口意造作诸恶,心用错了,不能说他比好人少了什么。佛也说的很清楚:众生与佛的区别,一个在觉,一个在迷,仅仅就这一点。
说佛在觉,佛说一切法空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佛能放下名利是非,安住在清净境界当中,众生做不到。因为佛识破了一切法空的真理,不妄想,不分别,不执着,一切顺着性德行事,佛境界没有对立也没有烦恼。自性德能本具的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,能具造百界千如,佛如是,众生也如是:佛的境界包太虚周沙界,无处不在,无所不能,众生又何尝不是呢!六道轮回,任何一个众生都经历遍了,只是隔阴之迷,我们忘记了。
给人众说二十八天的福报,谁肯相信?再给人众说阿鼻地狱的罪受,谁又肯相信?但这一切都是真相,佛眼所见无差,都是当人心识变现出来的。进一步给大众说成阿罗汉、成菩萨、成佛的境界,我们不敢想象,那是自己造恶太多,业障太重:如同一千瓦的灯泡外面罩了三层厚黑布,一点光明都透不出来,境界一片漆黑。
这样说,大众还是参不透的话,那再用因果作比喻: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的经历,这人人都能体会到了:学佛修行,学佛是因,成佛是果。跟着恶人变恶人,跟着佛圣做佛圣,这道理人人都能参透,还有什么要怀疑的?更何况眼前修出成就的例子多的是,念佛人临命终时坐着往生,站着往生,一点病苦都没有,欢欢喜喜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。大德高僧们三转法轮作证转,这一切都是铁证,佛那会骗众生呢?
羊车、鹿车、大白牛车,这是众生的喜好,84000法门,佛随众生的喜好,让大众随意挑拣,一门深入精进到底,都有成就。【舍利弗言:不也、世尊,是长者、但令诸子得免火难,全其躯命,非为虚妄】。舍利弗尊者出来给我们作证了:释迦祖师是如语者,实语者,不妄语者,为了度化众生脱苦,佛圣舍兜率、降王宫、弃位出家,苦行学道,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没有必要打妄语!
【】得免火难,全其躯命,】我们细细品味这句经文,谁不是整天被贪嗔痴三毒烈火炽烧着、谁不是带着满肚子烦恼,在火烧一样的痛苦当中离开了人世、下堕到三恶道去?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结束?不闻佛法,不如法修持,就没有结束的时候。佛为了将这个道理说明白,四十九年没有给自己放过假。释迦佛住世说法,那是冒着极大危险的!
妖魔鬼怪就怕佛说真话砸了他们的饭碗,而佛如果不说真话,就度不了众生。两者之间互不妥协,妖魔鬼怪就要置佛于死地。提婆达多串通阿阇世王多次害佛性命,裸形尼建子,这个投灰外道也经常暗害佛与弟子,佛将生死置之度外,这就是度化众生的大悲心、大智慧。舍利弗等1250常随众亲眼看到了,他们对佛所说的不折不扣不怀疑。
【何以故。若全身命,便为已得玩好之具,况复方便,于彼火宅而拔济之。】已得玩好之具,就是满足众生的喜好,众生最喜欢的是有个幸福美满的生活环境,供自己专精办道,佛就设置了极乐世界,导归84000法门的修行众都去极乐世界安身立命。
【世尊,若是长者,乃至不与最小一车,犹不虚妄。何以故。是长者先作是意:我以方便、令子得出。以是因缘,无虚妄也。何况长者、自知财富无量,欲饶益诸子,等与大车。】意思是,佛的智慧无量无边,能解决众生的一切需求。财布施得财,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,六度法门是佛给于我们的无上法宝,众生用之不尽,取之不竭。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五十四集,二0二五年三月十三日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