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华经》第62集

慧利 2025年3月26日10:16:52
评论
36

《法华经》卷二 譬喻品
【尔时诸子、 知父安坐,皆诣父所、 而白父言, 愿赐我等, 三种宝车。如前所许, 诸子出来, 当以三车、 随汝所欲,今正是时, 惟垂给与。 长者大富, 库藏众多,金银琉璃、 砗磲玛瑙, 以众宝物、 造诸大车。庄校严饰, 周匝栏楯, 四面悬铃, 金绳交络。真珠罗网, 张施其上, 金华诸璎, 处处垂下,众彩杂饰, 周匝围绕, 柔软缯纩[kuàng ], 以为茵蓐。上妙细叠, 价值千亿, 鲜白净洁, 以覆其上。有大白牛, 肥壮多力, 形体姝好, 以驾宝车。多诸傧从, 而侍卫之。 以是妙车, 等赐诸子。诸子是时, 欢喜踊跃, 乘是宝车, 游于四方,嬉戏快乐, 自在无碍。】我们看看这个自在无碍,是脱出了三界火宅的殊胜成就:驾着大白牛车遨游世界,再也不受了轮回之苦。
【告舍利弗, 我亦如是,众圣中尊, 世间之父。 一切众生, 皆是吾子,深著世乐, 无有慧心。 三界无安, 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 甚可怖畏, 常有生老, 病死忧患,如是等火, 炽燃不息。】这是众生被名利是非困扰在火宅所经受的苦难。生老病死,人间如是,天上亦复如是,穷人如是,富人亦复如是,是戴在三界大众身上的枷锁,如法修行,出贪嗔痴,增戒定慧,枷锁则自动解除。
【如来已离, 三界火宅,寂然闲居, 安处林野。 今此三界, 皆是我有,其中众生, 悉是吾子。 而今此处, 多诸患难,唯我一人, 能为救护。】这个今此三界, 皆是我有,是佛圣不舍一个众生而深入火宅、与众生和光同尘,不畏艰险讲经说法觉悟大众。唯我一人, 能为救护,是佛给众生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,众生只有依照佛圣的教诲才能逃出三界火宅。
【虽复教诏, 而不信受,于诸欲染, 贪著深故。 以是方便, 为说三乘,令诸众生, 知三界苦, 开示演说、 出世间道】 众生进入佛门的机缘是什么?都是为苦所逼,自己无法解决,才求佛圣的,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。佛教众生以苦为师,不增长贪欲,贪为苦本。儒家的格物致知也是教学人保持清苦的生活而不失道德。吃得苦中苦,方成无上道。令诸众生, 知三界苦,这个话题,佛说的太多了:苦苦、坏苦、行苦,三界通苦,未出轮回,都是不定数。 开示演说、 出世间道的出世间,就是断除名利是非。
【是诸子等, 若心决定, 具足三明、 及六神通,有得缘觉、 不退菩萨】 三明与六通是一回事,即自性德能恢复以后的境界。 六神通,即天眼通,天耳通,宿命通,他心通,神足通,漏尽通。此六通,是六根的功能越来越大,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知前知后知因知果,无所不能。缘觉,是小乘学人,不退菩萨是大乘学人。小乘论事不论心,大乘论心不论事。
【汝舍利弗, 我为众生,以此譬喻、 说一佛乘, 汝等若能、 信受是语,一切皆当, 成得佛道。 是乘微妙、 清净第一,于诸世间、 为无有上, 佛所悦可, 一切众生、所应称赞、 供养礼拜。 无量亿千、 诸力解脱,禅定智慧, 及佛余法, 得如是乘。 令诸子等,日夜劫数、 常得游戏, 与诸菩萨、 及声闻众,乘此宝乘, 直至道场。 以是因缘, 十方谛求,更无余乘, 除佛方便。】以此譬喻、 说一佛乘,我们到底将一佛乘定义为什么呢?说得太多太深,很多同修越听越迷惑,越听越啰嗦,那我们就将一佛乘定义为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: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这是大富长者赐给诸子的大白牛车,也是三根普被,利钝兼收的最妙法门。更无余乘, 除佛方便,这个法门是佛圣度化众生的第一方便。这样一来,大众直接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就好,不用绞尽脑汁争来争去,分别大乘、小乘了。
【告舍利弗, 汝诸人等,皆是吾子, 我则是父。 汝等累劫、 众苦所烧,我皆济拔, 令出三界。 我虽先说、 汝等灭度,但尽生死, 而实不灭, 今所应作, 唯佛智慧。若有菩萨, 于是众中, 能一心听、 诸佛实法,诸佛世尊、 虽以方便, 所化众生, 皆是菩萨。若人小智, 深著爱欲, 为此等故、 说于苦谛。众生心喜, 得未曾有, 佛说苦谛, 真实无异。若有众生, 不知苦本, 深著苦因, 不能暂舍,为是等故、 方便说道。 诸苦所因, 贪欲为本,若灭贪欲, 无所依止, 灭尽诸苦, 名第三谛。为灭谛故, 修行于道, 离诸苦缚, 名得解脱。是人于何, 而得解脱, 但离虚妄, 名为解脱,其实未得、 一切解脱】
有不少同修误会了,认为成佛以后就见不到六道:理由是佛说的,不造六道因,就无六道果。这话不错,佛圣确实不在六道当中,而佛身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在,佛应化在六道是乘愿再来,示现得跟众生一样,但所从事的是救度众生的清净事业。
成佛以后的境界不是将佛与众生隔离开,而是能包容一切而不受污染,六凡四圣十法界,都在佛的包容当中。佛给众生随缘说法,就苦论苦,初转法轮说四圣谛,就包括了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。会听的当下成就,不会听的,漫无目的的钻进大藏经学成了精神病患者,四圣谛,与《法华》等齐。名为解脱,其实未得、 一切解脱者,是阿罗汉,菩萨众,他们虽然入四圣位,不在轮回当中,但还要继续进修,因为他还未修到佛果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法华经》讲记第六十二集,二0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