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255集

慧利 2022年1月10日09:06:07
评论
306

《楞严经》讲记

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

主讲:印正老师

诸位同修,诸位大德,大家好。

我们继续探讨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。卷四

佛告阿难,汝学多闻,未尽诸漏,心中徒知颠倒所因,真倒现前,实未能识,恐汝诚心犹未信伏,吾今试将尘俗诸事,当除汝疑。即时如来敕罗侯罗击钟一声,问阿难言。汝今闻不,阿难大众,俱言我闻。钟歇无声,佛又问言,汝今闻不,阿难大众,俱言不闻。时罗侯罗又击一声,佛又问言,汝今闻不,阿难大众,又言俱闻。佛问阿难,汝云何闻,云何不闻?阿难大众俱白佛言:钟声若击,则我得闻。击久声销,音响双绝。则名无闻】
佛陀在以上经文开示富楼那尊者,无明烦恼从何时起的问题,说了演若达多迷头认影的故事,告诉我们,无明烦恼随时可起,智慧德能也随时觉悟的道理,让我们重现实,重现世,更重当下一念,当下觉悟,则无明转智慧。

这里,针对阿难尊者的问题,佛又用什么方法解决呢?佛让罗睺罗尊者撞钟一响,座下弟子都承认自己听到了宏亮的钟声,钟声停歇下来以后,大家都说,听不到什么了。这是个很简单的事情,佛应该就接着说法了,但佛没有马上说,又让罗睺罗尊者再次撞钟,用同样的话题问弟子们听到没有?大家都说听到了。

佛点点头,特别问阿难尊者说:阿难哪,什么叫做听到,什么叫做听不到?佛为什么明知故问阿难尊者,还让罗睺罗屡次三番的撞钟?这是佛在磨练阿难的耐心。

阿难果然很不耐烦,极不高兴的对佛说,钟声传来就能听到,钟声消失就听不到,没有声音,耳朵难道创造声音不成!面对大众极不耐烦的闻法态度,佛陀无动于衷,干什么呢?【如来又敕罗侯击钟,问阿难言,汝今声不?阿难大众,俱言有声。少选声销,佛又问言,尔今声不?阿难大众,答言无声。有顷罗侯更来撞钟,佛又问言:尔今声不,阿难大众,俱言有声。佛问阿难,汝云何声,云何无声?阿难大众俱白佛言:钟声若击,则名有声,击久声销,音响双绝,则名无声】

罗睺罗又击钟两次,佛又重复问两次,这让大家很不解:佛陀怎么啦?这样啰嗦干什么?殊不知道,佛反复问大众,是给大家觉悟的时间与过程,让大家明白,佛现一切相,是随弟子的缘而显,佛陀入灭,是缘尽除相。就跟钟鼓一样,一切随大众的意思,没有人击鼓撞钟,钟鼓绝对不会自己出声。

罗睺罗四次撞钟,其实等于佛陀已经回答了阿难尊者的提问,可惜没有人参透其中意思,还怪怨佛太繁琐。这就是众生,自己觉悟低,佛圣反复说法,他不耐烦听。不耐烦,内心深处的重重烦恼无法解决,这可是个事实!所以呢,我们在未成就之前,不能离开经教。一部经,要反反复复去研究,一句佛号,则要不间断的去持念。

书读百遍其义自见,囫囵吞枣式的读书方法要不得。中国古代的教学方法跟佛家一样,小学生刚入学,就读圣贤书,四书五经十三经,童蒙时学习,老了还学习,一辈子都跟圣贤打交道。童蒙时期不懂其中意思不要紧,老师就教他背诵,用意是什么呢?就跟我们今天念佛一样,摄心正念,不让其他信息污染占据学生的思维空间。这样,一直到青少年,老年,读书人不敢造次做孽!

为什么?圣贤教育根深蒂固扎进他的脑海,他在利益当前,不敢背判初衷!读书的意义很明确,什么呢?读书为养浩然正气。从书本走下来以后呢?处世能抱云水襟怀!这就是教育成功了。一代又一代人都是这些教材,不会更改,维系了我们2000年历史不中断!中国的古代的读书人最受社会欢迎,这些人是受过圣贤法化的,他跟普通人不一样,思想素质高,情操高尚,能安贫乐道,不与社会大众同流合污。

看起来,穷读书的好像吃亏了,人家真的吃亏了吗?一个安贫乐道的好人,人家清贫一生保持人格不失,来生不是升天就在人道,那些不择手段的泼皮赖才,当时得了点蝇头小利,来生失去人身,在三恶道受苦5000劫,到底谁划算?周文王时期,国家对于军费的支出很少,为什么?老百姓都是好人,执法机关与司发机关都闲着没事,百姓安居乐业,谁造反呢?圣王政策得人心,将周围国家安抚到位,谁没事找事犯界呢?画地为牢的故事,中国老百姓家喻户晓。看看百姓的素质有多高!教育的成功就体现在这里!现代人喜欢吃快餐,市面上的商品换代极为快速,学生的教科书也换的快。

我前几天遇到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,那书包少说有十斤重!其中一个孩子身体差,个头低,让大书包压得跌了一个跟头!可怕!而社会离婚率,犯罪率,亲生儿子杀父母的事件时有发生!教育失败了。那么重的书包没有将年轻一代教育好,这是全社会要思考的重大问题。

我们念佛呢,一句佛号重复万万次,终其一生不疲不厌,什么难题都能解决!这是神话吗?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!这是大势至菩萨的修行报告,大势至菩萨早就成佛了,他老人家的话靠得住,我们还有什么信不过的?佛圣没有多余的举动,也没有不必要的身相。我们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,你求佛,佛现个相就多余了,冥中加持你就是了。遇到大的,高难度的问题,释迦牟尼佛不就示现了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在古印度住世八十年吗!阿难尊者的些小智慧,他不知道佛陀度化众生的妙用与佛的圆满智慧德能,老是表现自己很聪明,结果,聪明反被聪明误!佛陀三次不够又加一次撞钟提醒他,他浑然不觉,浮躁又起,佛该怎么办呢?
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

 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