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六
【是故阿难,若不断其大妄语者,如刻人粪,为旃檀形,欲求香气,无有是处。我教比丘直心道场,于四威仪一切行中,尚无虚假 ,云何自称得上人法?譬如穷人妄号帝王,自取诛灭。况复法王,如何妄窃?因地不真,果招纡曲;求佛菩提,如噬脐人,欲谁成就?若诸比丘,心如直弦,一切真实,入三摩地,永无魔事。我印是人,成就菩萨无上知觉。如我所说,名为佛说;不如此说,即波旬说】。
佛圣教化众生,说真话办实事,对弟子负责到底。而邪魔外道冒充佛菩萨,将给本人带来深重灾难,万万不能这样做。给他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,也将自己送下三恶道,害人害己,得不偿失。佛接着说,修行人要言行一致,说到做到。没有证果,加功修行,终有证果的一天。经常说假话的人,人们不愿意交结他。而未证谓证,说自己成佛成菩萨了,变着手法骗钱骗物骗色,一旦漏馅,不但因果饶不了他,还要受王法制裁的!非同小可。【若不断其大妄语者,如刻人粪,为旃檀形,欲求香气,无有是处】。大妄语者,这里指冒充佛菩萨的人。他的本质是罪恶凡夫,如何能与佛一样教化大众呢?
后学佛子,都依佛的原经讲说,自己没有发明创造,那敢离开原经一字呢!教化大众依经律论说事,自己带头力行,身口意三业清净无染,人们一样尊敬你!你虽然不是佛,但谁还敢小看你!
胆敢冒充自己是佛菩萨再来的骗子,佛说的好:人粪是臭秽的,旃檀清香的。就算谁把人粪费尽心机雕琢为旃檀的形状,浑水摸鱼,瞒不过人的,气味不对!越是好出名宣传自己的人,将来的下场越惨!他的行为漏洞百出,无有是处,严重破坏了佛弟子的形象,丢尽了佛的脸面,想一想后果是什么!
【我教比丘直心道场,于四威仪一切行中,尚无虚假 ,云何自称得上人法】?直心道场是什么意思?是实话实说,实事实作。一切依据佛的教诲行事。关于直心道场,维摩诘居士的一席话说得很好:直心是道场,无虚假故;发行是道场,能办事故;深心是道场,增益功德故;菩提心是道场,无错谬故;布施是道场,不望报故;持戒是道场,得愿具故;忍辱是道场,于诸众生心无碍故;精进是道场,不懈怠故;禅定是道场,心调柔故;智慧是道场,现见诸法故……众生是道场,知无我故;一切法是道场,知诸法空故……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,成就一切智故。说得多么贴切!道场,就是学人修心养性的种种境界。
维摩诘居士,是与佛同时住世的两尊佛,他以在家身份教化大众,跟佛说的一模一样。世尊很尊敬维摩诘大善知识,经常派遣弟子去问候看望这位大德。遇到维摩诘居士讲经,就算出家人去听,也跟礼敬世尊一样。这段典故,就是维摩诘居士与佛弟子的对话。佛弟子光严童子在路上遇到维摩诘居士,问居士从那里来?维摩诘居士说,他从道场来。光严童子没有听懂,左顾右盼,问他:您从哪个道场来?这里没有道场啊!维摩诘居士就给他说了这席话,光严童子听了,当下大悟。
我教比丘直心道场,就是佛教大众修行五戒十善、三学六度,普贤十愿。去伪归真,不藏隐私,谁能作到,谁就住在直心道场。剃了光头穿上佛衣,住在道场心不清净,哪个没有用的。修不出真功夫就有苦受,这是谁都替代不了的。
于四威仪一切行中,尚无虚假 ,这个四威仪是什么?四威仪就是行住坐卧、生活规范,是最低限度的作人常识。佛家的三千威仪当中,四威仪是基础。让人看到你顺眼!坐无坐相,站无站相,住的地方脏乱差,生活没有规范,见人无礼节,出言动语粗俗随便,这成何体统!我们看到,很多人不注意这些小节:坐着,或者大腿压二腿,或者摇腿踮脚,站着呢,歪歪斜斜,这很不好的。外表不合规范的人,他的内心世界一定不端正。
好的生活习惯是道业成功的前奏,缘于当人严于律己,处处检点约束自己,养成了处理问题一丝不苟的好习惯,关键时刻就起作用。作为佛弟子,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:凡事稳重大方,一五一十,不慌不忙。尚无虚假,是不能人前一个样,人后一个样!佛弟子在有人的地方与无人的地方都光明磊落,不自欺欺人,不暗室亏心。在人前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好样子,转过身我行我素,什么恶事都作,行为放荡,这等于自己骗自己!佛是不允许弟子这样的,那还有佛弟子胆大妄为,未证谓证的话!【譬如穷人妄号帝王,自取诛灭】。如何解释呢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记第四百三十七集,二0二三年四月二十八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