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二十集

慧利 2021年5月2日15:02:26
评论
510

《楞严经》

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

主讲:印正老师

诸位同修护法守群功德无量,印正感恩大家了!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,最高的享受是断除烦恼之后的清净自在。

我们从开始探讨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。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 译。
【阿难见佛,顶礼悲泣,恨无始来,一向多闻,未全道力。殷勤启请,十方如来得成菩提,妙奢摩他、三摩、禅那,最初方便。于时复有恒沙菩萨,及诸十方大阿罗汉、辟支佛等,俱愿乐闻,退坐默然,承受圣旨】
经过这次教训,阿难服软了,正所谓锋芒毕露,遇折而摧。我们多次劝告同修大众,不要把自己估计的太高,你我都是凡夫,血肉之躯,生在欲界,长在欲界,那有无欲的道理!遇到有缘,火山爆发,身不由己。我们的念佛功夫,也只能达到伏烦恼,用阿弥陀佛圣号把烦恼压住,石头压草,不起现行。现代人为什么总是怀古?看电视机想看古装戏?因为,古代社会确实不错,制度森严,社会风气正,人们就是忆念这些。

中国的古代,女人不允许参与社会活动,现在看来是对的。正因为这样,东方文明古国2000年不倒。古代女子不识字,没有读过书,但个个知书达理,待人接物,彬彬有礼,有尺度,有规矩。我母亲就是例子。男客到家,父亲不在,我母亲接待客人很有分寸。做好饭菜,她不端给客人,让孩子们传过去,她跟在后面说几句客套话:掌柜的不在家,没有什么好吃的,您将就点,吃饱。

客人吃好了,招呼他休息下来,自己做针线活,不与客人多说话,等丈夫回家。与同村的男人一起劳动,我母亲不正眼看男人。干活多,说话少。她们这代人之间很少有婚外遇,缘于儒教文化的功德,女人都会约束自己。

现代的女性放开了,都学摩登伽母女的样子,大祸临头而不知悔改!社会风气,乱到了前无古人!修行人也一样,名义上出家了,其实不然。严肃的佛门,还有几多清净!这种情况下,各人管好各人!秘籍就是关起门来念佛。阿难的教训摆在面前,还不觉醒,你就没治了。大家都别嘴凶,不严持戒律,不精进用功,跌跟头是迟早之事,后果非常严重。出家人如是,在家众面临的形势更严峻:诱惑太大,稍有不慎,淫魔瞄上你,一连串的麻烦跟着来了。平常要严格要求自己,异性之间少接触,尽量把自己关在屋里念佛。我们的防范措施,跟古代女子一样,这样修行则顺利得多。谁如果给你说,他还有更好的办法,你让他将楞严经学一遍。他怕是比阿难还高深。就学东林祖庭的风范,这绝对没有错。

我们再看经文【阿难见佛,顶礼悲泣】

无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,佛都会原谅,佛知道众生的烦恼习气,不是轻易能断的。不老实听话真干,自作主张,妖魔鬼怪绝不放过你。好在阿难回到僧团以后,恶缘加给他的烦恼邪气,被广大僧众的清净磁场驱散了,他恢复了理智,跟做了一场恶梦一样,悔不当初。恨无始来,一向多闻。这下子,他不再卖弄大通家的学问了,希望一步到位,对治当人的乱心,在关键时刻,屹立不倒。知道那么多,形同虚设,又什么用呢!佛法修行的秘诀是专精!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,耗能少,进步快,这个法则,儒家大德也认可:学之道,贵以专。佛让我们如何修行呢?清理,转化,把烦恼转成智慧,把堆积在心里的垃圾扫出去。

而不是让众弟子没有节度的往里装。所谓清净心中一法不立,心地单纯,返璞归真。但为什么有的大德让我们广学多闻呢?人家有没有说错?是不是跟祖师唱对台戏?不是的。广学多闻,那是自己的修行程度达标以后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面对万难境界,迎刃而上,不生退萎。广学多闻,学问在这里!是对谁说的?对佛喝斥的焦芽败种。落无为坑,对这些人说的!让他们走向生活,深入到群众中去,锻炼自己。

不是让你今天坐禅,明天修密,南天台北五台的到处乱参!法门无尽誓愿学,一门通了,全体皆通。我前几年看到,有人抓住六祖能大师广学多闻的话头,与一句佛号到底,专精修行打擂台,阿难今天给你上课了,阿难亲口承认他无始来,一向多闻,这种修行态度不可取!大通家做不得!要不是阿难今天亲口说,我们的话不够分量。

接触的人越多,听的闲话越多,知道的事情越多,看的电视剧越多,网络用得越勤,对修道伤害越大!这些东西都是古人禁止的。我们整天做的清除工作,就是将无始劫来的垃圾打扫干净,让埋在污泥之下的如意宝珠发挥光明。

佛说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!我们把三藏十二部浓缩为一句阿弥陀佛圣号,以一念制万念,谁说诸佛不举双手赞成呢!一法不立,是没有牵缠,没有困扰。如同风过虚空,来去自由。如此潇洒的人生,才是积极向上,充满意趣的。佛菩萨不正是这样吗!
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接在探讨,阿弥陀佛。

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二十集,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