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第464集

慧利 2023年5月27日17:24:32
评论
277

【楞严经】卷七『由是得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。常与诸佛同生一处。无量功德。如恶叉聚。同处熏修。永无分散。是故能令破戒之人。戒根清净。未得戒者。令其得戒。未精进者。令得精进。无智慧者。令得智慧。不清净者。速得清净。不持斋戒。自成斋戒。』
这是持颂楞严咒得到清净心,能经常见佛。虽然诸佛护持众生从未疲厌,但众生的善根福德因缘限制了自己,佛圣护持有限,他修行的进度也很有限。在一切诸佛国土当中,只有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往生者一路高歌猛进,阿弥陀佛不离左右,能加持上大众快速成就。
极乐世界之外的诸佛国土,跟我们这里大同小异,没有如此殊胜的因缘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,常与诸佛同生一处,那成就的速度太快了,超出大众的想象,除过极乐世界,其他诸佛国土没有这样好的条件!不离佛圣,有了问题及时向佛请教,有佛的亲临指导,修行就不走弯路。我们查遍《大藏经》,能不能找出超过极乐世界的佛国?自古到今,没有谁说能找到。要当生成就,还是选择到极乐世界去去。到了极乐世界,每天供养无量诸佛 ,一样的。
『无量功德。如恶叉聚。同处熏修。永无分散。】这个恶叉,是水果的一种,一蒂三果,佛教以喻惑﹑业﹑苦。虽然众生的业障很重,如同恶叉果一样聚在一起,但于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说不可说劫跟随着佛陀精进向上,消起来很快。『是故能令破戒之人。戒根清净。』破戒罪很重,如同世间法所谓的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。持颂楞严咒能消弥破戒的罪报,而且往后永不破戒,原因是什么?这个人觉悟了,知道何事当为何时不当为!有能力管控自己。以前纵然犯有破戒罪,但现在兢兢业业,本本分分,人们会原谅他。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紧,及时改正,眼前行善就是好人。
【未精进者。令得精进。】不精进用功的修行人,他的烦恼就断不了。烦恼断不了,他就有苦受。修行功夫,只能自己去作,别人替代不了你。持颂楞严咒修出真功夫的人能意识到这里,他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,烦恼断一品,智慧则增一品。不从断自身的烦恼去着手,修行功夫如何能增进?自己骗自己没有用的。
住在寺院衣食无忧,懒懒散散混日子,功夫上不去,修不出成绩,那要还债的,还债的时候苦就来了:所谓此生不了道。披毛带角还。有毛有角的,是畜牲,变畜生还债,苦不堪言!
【无智慧者。令得智慧】 智慧来自何处?来自清净心。不杀不盗不淫不妄,五戒摄身,佛号摄心,智慧就慢慢增长起来。而专精念佛,将一切杂念换成佛号就是大智慧!这表明我们有了坚定不移出离轮回的决心!造轮回业,远离圣教,无论谁的事业做得有多大,最终都是悲剧结局!大智慧是万缘放下,念佛求生极乐世界。
【不清净者。速得清净。】 不清净,是身行不善,杀盗淫;口业不善,恶口两舌妄言绮语;意业不善,念念皆恶,这就是不清净。如何能速得清净?一门深入,专精用功。【不持斋戒。自成斋戒。】斋,是清素,戒是戒律。这个清素,是身体保持干净,饮食保持卫生,不吃五荤血腥食物。这对一个普通凡夫来说,他不容易作到。不少人接触到佛法很多年都断不了荤腥,因此,他修不出清净心。这种情况下,多念佛号,勤求佛,佛力加持以后,就容易多了。持颂楞严咒心地清净了,慈悲善良,自然不会继续贪食荤腥。
【阿难。是善男子持此咒时。设犯禁戒于未受时。持咒之后。众破戒罪。无问轻重。一时销灭。】这几句经文跟上面探讨的是一回事。这不是说一边持颂楞严咒,一边犯戒作恶就没罪,而是初始学佛,他并没有受戒,无始劫来的毛病习气太深,一下子去不掉,身住寺院,偶然还会吃点酒肉等,这是情理当中,师父能原谅的。但随着持咒功夫的加深,这些毛病习气渐渐淡下去,从善如流,主动让师父给他受戒,而且受戒之后永不再犯,以前的罪业则一笔勾销。如果抱着边持咒边造恶的态度去修行,不想回头,不愿受戒,或者受了形式上的戒律欺骗信众,瞒天过海,暗地照样杀盗淫妄,那罪就大了。出家人如果受了五戒、大戒,但杀盗淫妄酒,一样都未少,跟以前一模一样,这恐怕就麻烦大了!
不要听说持颂楞严咒有如此之多的好处,就趁着眼前还未受戒,拼命吃肉喝酒行淫,反正持了楞严咒都会无问轻重,一时销灭,这样的话。就算你持颂楞严咒也修不出成绩来,所造的罪业丝毫不会减轻,该受的恶报,当然一样都不会少,要明白其中意思。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四百六十四集,二0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。
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