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严经》卷九
【又彼定中诸善男子,见色阴消,受阴明白,于明悟中,得虚明性。其中忽然归向永灭,拨无因果,一向入空,空心现前,乃至心生长断灭解。此名定心沉没,失于照应,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若作圣解,则有空魔 ,入其心腑,乃谤持戒名为小乘,菩萨悟空有何持犯?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,广行淫秽。因魔力故,摄其前人不生疑谤。鬼心久入,或食屎尿与酒肉等,一种俱空。破佛律仪,误入人罪。失于正受,当从沦坠。】这是受阴第九境界:谤无因果。
【于明悟中,得虚明性】这个明悟,是他修出了一点功夫。这个虚明性,是他似见未见。说他未见,他又在定中见到一些普通人肉眼看不见的境界;说他能见,他所见范围极为有限,断章取义、所见不真,是个半瓶子醋。
【其中忽然归向永灭,拨无因果,一向入空,空心现前,乃至心生长断灭解。】这是他着空了!关于着空,我们在前面探讨过四空天人最后堕落的原因:凡是堕落者,都伴随着正念消失、犯罪造恶。
归向永灭,是他认为人死后一切都空了:没有因果报应、佛说的不对。他这种理论是怎么来的?是他根据自己定中所见到的局小境界得出的结论,将佛的教诲全忘了。他凡眼所见到的境界,很局限!佛住世当年的很多外道就是这样:用自己的些小见识与佛对抗,最后堕下地狱。自力法门修行就这样麻烦:佛魔难分、境界复杂、障碍重重,远不如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来得方便、快捷、安稳。
佛说,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!他胆大妄为,竟然与佛作对,说没有因果!无论作恶行善,结果一死了之!在这种错误观点指导下,这个修行人完全变了:毫无顾忌,诸恶敢做。【一向入空】,是他天不怕地不怕,对佛圣教诲嗤之以鼻。【空心现前,乃至心生长断灭解。】是他根本不怕恶报!既然死了什么都空了,学好学坏都一样!
佛说,【此名定心沉没,失于照应,】定心沉没,是他的定功消失了;失于照应,是没有妙观察力。以前,他是个好修行人:严持戒律,精进用功,现在,因为见到了一点境界,信自我感觉不信佛说。【悟则无咎,非为圣证。若作圣解,则有空魔 ,入其心腑,】虽然如此,还有救!他如果谦虚好学,听善知识劝导,明白自己的所见所闻靠不住,不再执着无因果说,一五一十老实持戒精进,功夫就增进了,仍不失为一个好修行人。
而修行人一旦陷入这种境界,很难听进去别人的劝告,自封大善知识,权威一方,放纵五欲,抵毁戒律。这个【则有空魔 ,入其心腑】的空魔,就是他贪求想见的这种断空境界!空魔就抓住他的要害胁迫他犯戒坏规矩,造诸罪恶。
这个着空者的情况,跟百丈禅师遇到的那个野狐一样。百丈禅师讲经,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经常来听经。百丈禅师是证果的大德,认出他是个狐狸精。有一天,这位老人向百丈大师请教:说自己过去生中也是一位讲经说法的法师,有人向他提问说: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报应?他回答说:大修行人不落因果、得道的人就不受因果报应了。他这个错误答复为自己种下了大罪恶,因此,他死后堕落在畜生道(堕五百世野狐)。无法脱离畜牲身,很苦恼,求百丈大师救他。
百丈大师答应了他,对他说:明天我升坛讲经的时候。你当着大众的面,把以前别人所提的问题,提出来问我,你就得度了。
到第二天,大师开讲,老人就站出来请教:请问大和尚,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?百丈大师义正词严的给予开示:不昧因果!
因为他这一问功德很大:于会当中很多自认为是大修行、否认因果的人听了百丈大师的解释以后,觉悟回头,严持戒律、精进修行了。所以,他五百世野狐身报尽,重复为人了。
因果规律什么时候都存在!成佛了,该受的还要受!什么标准是大修行人?谁再大也大不过佛!佛家的戒律就是修行的标准!那有大修行人不持戒的道理!成佛是你自己的事,你的怨家对头还在凡位,他要报复的!
否决了因果关系的修行人非常可怕:一人带倒一片!【乃谤持戒名为小乘,菩萨悟空有何持犯?】这是他公开毁谤戒律!认为自己是大菩萨大修行人,已经悟了一切法空的道理!既然一切法都空了,还有什么戒不戒的?他严重的误解佛家的空理!佛家的空,是空掉一切烦恼,转识成智,转凡成圣,不是胡作非为!他这样曲解佛家的空理,下面的行持是什么?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接着探讨,阿弥陀佛。《楞严经》讲记第五百八十七集。二0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