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探讨这段经文:
佛劝大众互相爱护,和睦相处,不要伤害对方,结仇结怨。我们观察人与人之间的怨恨,为财物发生矛盾的最多。
轻财物,重亲情,重友情,这就不会产生矛盾与冲突,可是,世间人看钱物重过亲情,因此结下种种仇怨,亲情转为仇对。由小小事情引发双方的仇恨,一旦结下,越演越激烈,生生世世摩擦不休,双方都很痛苦。怎样能解决这些问题呢?
我们看经文:
【世间人民,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亲属,当相敬爱,无相憎嫉】
佛特殊的给我们从亲属关系上说起。
在人事关系当中,父子的关系再亲密不过了。父母亲为了儿女,吃尽苦头。如果这个世界上父子关系都处不好的话,问题就严重了。
父子下来是兄弟,从小一起长大,同甘共苦,手足之情,谁能与比?
兄弟下来是夫妻,人的一生,相伴最长的是夫妻,夫妻感情之深,海枯石烂,
夫妻下来,就是亲属,妻子家族的亲属,还有自己家族的亲属,母亲的家族,父亲的家族,一个套一个,在过去的农耕社会,一套就是一个村庄,几个村庄连成一片,两个陌生人遇在一起,说着说着,就说成亲戚了。原来我的某某是你的某某,咱们是亲戚啊!分手时很亲切的嘱咐对方,你到我村来办事,可别忘到我家喝茶啊!欢欢喜喜的。
整个社会大众,追根问底,大家是一个祖先。中国人叫做炎黄子孙。本来是和和美美一家人,为什么后来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悲惨事情?忘了祖训!佛让我们当相敬爱,我们没有做到啊!
父子之间为财翻脸,兄弟之间也不例外。夫妻之间,家贫无贤妻,其他的亲属更不用说了。为了钱物产生矛盾,开始是一点点小问题,没有及时解决,憋在双方心里,一个轮回转世,再遇到一起,关系疏远了,就撕破脸皮贪占夺取对方的。
怨恨结的更深。属于领导阶层的,争斗升级为两国的战争。那个怨仇就不是两家人,而是两国人民,不光是钱债,而且还有数不清的命债。
两国交战,军民死伤,生灵涂炭。怨仇结到这里就再也无法解开了。无休无止的打下去,江山社稷不停易主,都有原因的。佛教大众互相敬爱,意义之深远,不言而喻。
【无相憎嫉】是不能互相憎恨嫉妒。六亲眷属之间更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。
中国人说,亲盼亲富,邻盼邻富,你没有的,他有,你用起来也方便啊!如果嫉妒障碍他,你没有也让他得不到,等你需要的时候,问题就出来了。
嫉妒,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纯属自找烦恼。说起来就是心胸狭窄,见识少。我们翻开佛经,就要换个角色,看看佛圣是怎么做的。佛圣心包太虚量周沙界,无物不容,我们不拓开胸次,把自己的烦恼放下,怎么能得到法喜呢!怎么能成圣成贤呢!要改过来,不改不行的。念佛人要学会吃亏。处处礼让他人。
吃亏,其实,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吃亏占便宜的事情,人家欺骗你,能得手,这都是自己宿世的业债,要高高兴兴的还给他,不能与他结怨。保持这样的心态,宿业就解开了。
学会吃亏,不是让我们变成白痴,任人玩弄欺骗,而是忍他,让他。
他不知趣,还要继续下去的话,吃大亏的是他自己。我这里的债还清了。一个家族,人人忠实厚道,礼让他人,这个家族肯定会兴盛起来。一个人,把自己心态摆正,只说付出,不谈收获,这个人前途无量。
【有无相通,无得贪惜】这是说在钱物方面,你有,就要帮助没有的人。
不能置他人的苦难于不顾,把钱财压在自己这里。
【相通】就是互相帮助。风水轮流转,你不要以为自己永远都没事,我们看看,一个曾经过得很好的人,有钱有名有地位,红极一时。可是,不知不觉当中,他忽然衰落下来,比之当初,他看不起的最贫苦的人都不如。这都是我们亲眼看到的。他落在穷困潦倒地步,没有人帮他。这一劫他就没有办法度过,跌死在这里。
红楼梦,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人。春风得意之时干尽了恶事,不肯让人饶人,到她落魄之际,就是死路一条。
要给当人修退路啊!人不只是一生一世,生生世世永无穷尽。广结善缘,前途自然广大。
【无得贪惜】钱,不要吝啬,该用的时候就让它发挥作用,不要担心后面没有,舍得舍得,把自己的钱用在正确途径上,帮助他人度过难关,后面来的更多。
财从布施中来。这个人本来是个穷命,命中没有多少财富。但从年轻时就替父母分担经济负担,照顾年幼的兄弟姐妹,帮他们成家立业,用自己下苦力赚来的血汗钱供他们上学,自己省吃俭用,命运则奇迹般的改变过来,往后财用充足,这也是真人真事。
人算不如天算,你把善行义举做到位,神明看的清清楚楚,给你加上福报,你稍微干个什么事情都赚钱。
而你作恶多端,刻薄吝啬,不顾父母的养育之恩,不顾手足之情,六亲不认,不说将来,现有的现有的福报很快就消散了。表现在钱财上,干什么都不顺心,都赔钱,没有多久就返贫了。
佛给我们说的句句是好话,听佛的话,绝对不会有错。
今天时间到了,谢谢大家,我们明天同一时间段节奏探讨,阿弥陀佛。
由于鄙人修学程度有限,讲经肯定有不当之处,伏请同修大众多提宝贵意见,让鄙人及时觉悟,当下改过。
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》
第二九六集
二零一九年六月四日
评论